试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2期   作者:麻汉春
[导读]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周围环境的因素,比如:社会大环境因素、学校的环境因素、知识的榜样因素等等。

        平果县太平镇新圩村小学 广西 百色  531400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周围环境的因素,比如:社会大环境因素、学校的环境因素、知识的榜样因素等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环境因素;学校因素;榜样因素
       
        如果单一的看数学教育,就无异于一般意义上的师傅教徒弟,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是这样,只要教者一桶水,焉能灌不满一碗水?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确实存在教者的数学知识水平很高但教学却收效甚微的现象。那么优质的数学教育涉及到哪些因素呢?下面谈些看法。
        一、教学要考虑社会大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模式是集体经营(国营集体),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量有限。考学校往往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小学升初中来说,只能普及小学教育而没普及初中教育。所以招进初中的学生,成绩比较划一,教起来就顺利得多。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模式的改变,知识大大扩展了用武之地。普及了九年教育,小学升入初中的成绩再难划一了。所有的学科,前后知识关系紧密,如果学习速度跟不上,就会形成知识脱节、一不懂百不懂的状况。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授课方式就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于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教学方式便应运而生,数学也不例外。
        二、教学要考虑学校环境的因素
        有的数学老师在一所学校教学成效显著,可调任另一所学校后,教学成效不佳。同一教师,同一水平,为何产生不同的效果呢?究其原因,是学校环境因素使然。
        (一)校风气氛因素
        一所学校的校风对该校的教学质量应起很大的作用。如果从校长到员工,进取心不强,管理松散,势必造成思想涣散,工作松懈,学生上网成瘾,不思努力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试想,即使有一些再有本事的教师,又怎能教出好成果呢?这犹如土质不肥沃,再好的种子也长不出茂盛的禾苗来。所以作为数学教师,也应工作不分份内份外,自觉成为打造学校良好校风的积极参与者。
        (二)教师素质因素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居首位的,即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好这点,就要“先做人,后教书”。这就是说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1.德的榜样。有些人认为,思想工作是学校的事,是党团班主任的事,数学老师是科任老师,只管教好本学科知识就行了。于是放低言行标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不予过问。这样,数学老师与学生关系自然不那么亲密,教与学配合自然不够和谐,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很好了。



        如果一个数学教师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己任,以教好数学学科为主,不放弃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在言行上,处处是言的模范,行的高标。“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视你为平易近人的朋友,这样他就对你的教学倍感兴趣,倍加努力,教学效果也就显著了。
        2.知识榜样因素。从知识水平来说,教师之于学生,是一碗水对一杯水。不仅如此,一碗水之上应还有五彩光环,能使学生信其道,才能兴趣盎然,受其教,否则他就是毫无特色的普通教师。比如语文教师,除了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如果他还有文学创作爱好及一些创作成果,如作诗赋词,写点散文小说也不在话下,而且偶有作品发表于媒体(或获奖)。这样的语文教师,学生必刮目相看,佩服至极,对老师的施教必求知如渴,教学效果必定特佳。
        数学教师能充分驾驭教材,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这是起码的水平,但如果还有独特之处,则锦上添花。例:有位数学老师,知识水平及教学水平虽能胜任,但不具特色,是凭着教学经验及对工作对学生的极端责任心(如认真备课,认真批发改作业,勤于对学生查缺补漏等等)赢得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学效果还勉强过得去,但这位老师的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另有一位数学老师,则具有超高的数学水平和超强的教学艺术。他懂得“知识就是力量”,“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他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在墙报上办了数学园地。刊出的数学内容包括“数学趣题集锦”、“数学脑筋急转弯”、“数学难题解析”、“数学学习方法推荐”等等,这些内容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兴趣。他深入了解学生对数学园地的反应,表扬鼓励反应敏捷的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解析。通过这些形式,对学生的数学智力开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也称赞他是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数学老师。
        素质教育环境下,时代不同了,国家培养的人才也不同了,教育方法也随之改革。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促进其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
        根据以上素质教育理念,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教学上废除满堂灌、死记硬背等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发扬教学民主。措施上的“讨论式”、“师生互动式”、“自学提问式”等等都可以尝试。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数学教育,是全方位的综合各种因素的教育,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数学老师应在各个方面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佳宁.试论新时期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2015(30):167.
        [2]张镪.试谈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22):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