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作者: 袁蓉
[导读]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学落实育人立德的教育任务,有必要将思政融入到教育工作中。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并结合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开展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融入方法,以进一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思想,深层次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只有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切实融入思政内涵,才能够凸显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科学性,提高最终的教学质量。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学落实育人立德的教育任务,有必要将思政融入到教育工作中。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并结合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开展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融入方法,以进一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思想,深层次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只有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切实融入思政内涵,才能够凸显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科学性,提高最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思政;融入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随着我国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与优化,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育学科也加强了对全新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学也应当融入思政教育思想,将不同的思政内容融入到当前的英语教学当中,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学生,优化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同时,高职英语教学也应当迎合当前时代教育领域的全新发展趋势,注重于树立明确的课程思政理念,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思政引导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英语思政融合课程,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当中,需要将课程改革的核心放在育人的基本价值观念引导上,着重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和育人思想。对于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学而言,课程思政在其中的探索必然需要有教师作为核心引导,教材则是基础内容,教师需要在利用教材展开教学的过程中稳步加以拓展,深入进行资源挖掘,保障制度建设的有效进行。当前,越来越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课程思政融合的关注度,而高职英语教学本身拥有相当多的课时,且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与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中西方文化凸显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对比分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得到进一步贯彻。
        一、高职英语教学思政融入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实践逐渐显得非常重要,在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进一步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还能够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虽然高职英语主要以语言知识教学为核心,但其中不免会涉及到大量的西方文化,而这些文化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引导,因而通过高职英语的思政融入来凸显全新的德育价值观引导便显得非常重要。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时,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将知识传授与思政价值观充分的结合开启,并且要学习思政教育的主体价值观念,带领学生对比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和价值导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英语教学也需要紧紧跟随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凸显英语教学的思政特征,进而使得英语教学变得更加完善合理。
        (二)能够进一步推动德育教育的实践拓展
        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我国的教育部门纷纷加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而高职教学体系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与改革。在早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主要的教育点在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紧紧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社会成长需求,更加不利于学生的稳定就业。为了充分迎合新时期的社会就业需求,高职教学也应当紧紧跟随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努力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高职英语教学也有必要在这样的状况下,加强对德育思想的关注,强调立德树人,并且应当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在党的十九大会议当中,着重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思想:“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全新的实践要求。虽然德育教育本身并不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但也应当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加以融合,以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性,但尤其需要关注课程设计与基础的教学方法,只有实时迎合当前的教育观念,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提高教育效果。
        (三)有助于继承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高职的教学体系当中,英语属于非常关键的教育学科之一,而它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英语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知识理论学科,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一课程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知识,其中还包含着相当多的西方文化。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高职教学也需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明确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观。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展开英语教学时,教师需要格外关注学生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观念,合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通过观看国外电影来学习英语,这也使得学生所接触的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相应的思想价值也会很自然的受到影响。

对于这一状况的改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积极的学习思想,不可以放任学生自由成长。一直以来,学生的英语学习都会涉及到西方文化,这样的观念无疑会加快学生的文化输入,只有通过完善合理的思政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明确而积极的道德思想观念。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策略
        (一)以学生为基础展开全面积极的思政教学
        对于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学思政融入而言,课程思政化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手段,英语教师在完成课程的基础思政设计以后,便可以采取合理地方法展开教学,但绝不可以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传授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讲学模式,讲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直接的讲学来完成所有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仅仅能够充当被动的学习者,并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许多学生都开始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在课程思政化的过程中继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无疑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成效。在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思政融入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性,并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如翻转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模式都能够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印象,优化他们的德育思想。教师在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政引导,带领学生主动学习和讨论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如教师可以在展开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融入到英语教学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全新的英语思政教育评价机制
        一直以来,评价机制都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思政融入,也需要建立全新的英语思政教育评价机制。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明确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并结合当前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为合适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其次,在评价内容上,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水准、价值观念、合作思想等内容拓展到其中。接着,在评价方法的优化上,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小组评价,进而将学生真正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导思想及地位,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高职院校还可以将一些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当中,不断培育学生的爱国思想与道德情操,使得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所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创新实践意识。
        (三)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的创新发展
        在高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对现有的教学课堂进行拓展,不可以完全局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教学,转而也需要努力形成第二课堂。如英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建立英语角,或者引导学生参与英语社团,通过这些第二课堂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益和思政教育。在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的创新发展时,英语教师还需要努力结合当前时事热点,与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比如,由于课程思政化主要源于党的十九大,因而教师便可以与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讨论相关的热门词汇,可以尝试着进行英语翻译。同时,党的十九大会议主题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并加以翻译,查阅相关资料获得深层次的思想认知。此外,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功能,在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思想教育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结合时事自主讨论与交流,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紧紧跟随党的指示,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拓展和优化。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紧紧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播,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学应当打破这一局限性,在开展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传播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中国梦的复兴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由于高职英语课程本身较为特殊,涉及了许多的国外文化,因而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加以合理的引导,优先帮助学生了解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步引领学生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究[J].王卉.教育教学论坛.2019(01).
        [2]“大学英语”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可行性研究[J].李平,王聿良,吴美玉,王晓红.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0).
        [3]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梅强.中国大学教学.2018(09).
        [4]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文秋芳,孙旻.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3).
        [5]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文秋芳.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2).
        [6]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四个维度[J].彭小兰,童建军.江汉论坛.200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