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岳巧燕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岳巧燕
[导读]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工程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工程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就应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以便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相关要求。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与了解,以便切实提升工程建筑水平,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概述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使用凝胶材料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好的砂石与水泥等材料进行胶合处理,经过专业设备的搅拌后,就会形成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当前,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这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制造简便,性能极佳,且应用成本较低,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普遍适应性。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
        2.1混凝土配置技术
        在工程建筑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首要要做的就是配置混凝土材料,而这也是决定工程建筑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操作规范与工程实际要求来进行原材料的选择,确保使用到的砂石、水泥与胶合剂等的性能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同时还应注重对混凝土材料最佳配置比例的把控,确保在实际施工中,严格遵照配比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效果。
        2.2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作为工程建筑中的一项基础施工技术,其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应在搅拌施工前,就着手进行混凝土搅拌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材料配比、投料顺序等各环节的质量要求,确保实现对混凝土搅拌质量的有效控制。而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加强对混凝土材料搅拌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确保搅拌均匀。
        2.3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
        混凝土结构质量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为此,在工程建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注重对温度控制技术的合理应用,以便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具体来说,当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热反应后,就需要向外散发热量,受混凝土自身结构的影响,这些热量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部释放,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异较大,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或变形问题的出现,应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应注重对水灰比例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对水泥使用量的适当缩减,或是通过对矿粉与煤灰粉等材料的应用,来降低水化热反应的发生概率,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进行循环水管的安装,借助循环水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的合理控制,避免出现内外温差过大的问题。
        2.4混凝土运输技术
        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效果,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管理与控制。施工人员应为运输工作做好相关准备,确保在有效时间内将移动泵与拖泵送至现场。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凝结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还应预先做好备用零件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设备运行状态足够稳定,一旦实际运行发生故障问题,能够立即使用备用零件进行维修处理。施工人员还应及时清理使用过的管道,便于下次取用。总之,施工人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做好混凝土运输管理,包括合理管控运输相关设备;合理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避免运输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塌损;严格控制运输泵连接部位质量,避免发现浆体泄漏问题;及时清理混凝土运输泵,避免残渣留存。


        2.5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逐层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确保在上一层没有完全凝固前就开始下一层的浇筑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因浇筑中断而影响混凝土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在浇筑施工中出现中断现象,施工单位必须立即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材料凝结而无法与前面的混凝土进行有效融合。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检查与测试,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工作人员来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一旦发现混凝土浇筑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包括钢筋偏移或密实度不够等,就应要求施工人员立即返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当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时,施工人员应选择夜间进行浇筑施工,避免因温度差异较大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热胀冷缩的质量问题。
        2.6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同样十分重要,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此,在施工之初,工作人员就应综合施工现场情况与工程建设要求来进行振捣器的合理选择,为振捣施工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加强对混凝土振捣过程的把握与控制,确保实际振捣施工环节操作规范,振捣均匀,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应严格遵照混凝土振捣顺序,分别在底部、顶部与中间开始振捣施工,确保振捣器的插入足够均匀,避免出现过振或漏振等施工问题。其二,应加强对振捣器移动长度与插入深度的控制与把握,对混合物进行充分振捣作业,确保振捣施工效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应避免混凝土与模板、钢筋等发生接触,确保振捣作业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7混凝土抗裂技术
        一旦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势必会对工程整体使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施工人员还应注重对混凝土抗裂技术的合理应用,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改立。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应注重对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等获得国家许可的添加剂的应用,来达到提升混凝土结构的伸缩性能与抗裂性能的目的,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奠定良好基础。
        2.8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结构质量还与后期养护施工有着密切联系,为此,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混凝土养护技术的应用与控制,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管理,避免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由此可知,混凝土养护技术的合理应用是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关键,通过对混凝土养护工作的科学开展,就能能够有效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性能的提升与优化。施工人员还应注重对养护时间节点的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结构拆模完成后,或是浇筑完成后,且经过振捣施工后的12小时内,就可以开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养护。而当前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方式主要包括喷水养护、覆盖养护与围水养护等几种,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喷水养护,在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应重点控制喷水作业的频率,确保养护工作开展效果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养护工作的开展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施工人员应综合考虑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养护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极大。为此,施工单位就应明确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地位,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包括,从混凝土施工各个流程做好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为施工企业获取应得的项目效益,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志超.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14-15.
        [2]刘明灿.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247.
        [3]孙中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51.
        [4]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2):104~105.
        [5]章旭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36):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