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影响着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策略,希望对语文教师训练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训练
新课改不再强调教师知识的传授,而着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主要目标是改善学生原有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如果可以在课堂训练中巧妙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不断的努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卓有成效。教师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优质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借鉴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巧妙强化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更迅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发展的青少年。
一、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训练思维能力
二年级这一阶段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借助小学语文教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建立逻辑紧密的思维过程。处于二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思考能力较差,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循序渐进训练思维的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裨益,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而且能够保证学生事先对课本内容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逻辑推理关系,准确得到结果。学生经过长期训练会养成习惯,每学习一篇文章,他们会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理解课本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篇课文时,首先提问学生“雷锋叔叔是谁?”、“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他们最终找到雷锋叔叔了吗?”、“雷锋叔叔做了什么事?”,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思考并找出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从找到浅显的答案到进一步思考总结深层次的答案中有效训练学生思维。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发展。
二、通过聚合抽象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探索阶段,他们喜欢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所有感知到的知识内容根据特定的标准归纳聚合起来,通过对比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共性和本质,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聚合抽象的思维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总体轮廓有一定的认识,根据感觉发现十分突出明显的特点,然后教师将问题进行分解来进一步剖析问题,最后对抽象出来的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描述,获得最终的答案。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成语典故、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都可作为思维训练的素材。例如,教师在教授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蝌蚪是青蛙的幼体,他们属于同一种动物。教师可以列举一系列幼体与成年后会有较大身体形态区别的动物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些抽象的知识充满了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要适当的设计互动交流环节,来吸引学生更加集中于课堂的学习中。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上课走神、同桌间聊天等不良现象,同时根据教学研究,学生只能集中课堂教学二十五分钟,因此,教师要有效利用互动环节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每个学生畅所欲言,没有限制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分享与讨论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接触到更多的思维方式,思维在碰撞交流中得到了训练。
例如,教师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篇内容时,教师有感情的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思考“这些植物,他们要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换个地方,扎根、发芽、结果该怎么办呢?”。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分享答案,学生集思广益、同心协力解答教师的问题。最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来展示他们的交流成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成果共享与交流探讨中得到了进一步训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要过程,也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重点部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依据他们的问题对症进行合理引导。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更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的引导训练学生思维,也可以运用聚合抽象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的方式训练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田兴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4):20.
[2]陈飞.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上),2016(8):87.
[3]王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和思考[J].学周刊,2016(2).
[4]王桂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