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推崇,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全面提升语文教学与学习的综合水平。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
一、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备课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备课的效率,丰富备课的内容。教师在进行传统的备课时,主要是在教材中寻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学的目标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备课的内容。在这一备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翻阅教材和教学资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备课内容也不够丰富,为了提升备课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不仅可以节省备课的时间,还可以使备课的内容丰富、多元,使教学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1]。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备课时,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不脱离实际,从而提升备课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更深入,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乏味感和枯燥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在教学情境中情绪得到放松、情感得到激发,促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特点,使教学情境中融入图像、声音等元素,充分刺激的了学生的感官神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更轻松、更方便,对语文知识的把握更牢固。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创新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识点,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扩大化,一改教材中文字叙述多、内容枯燥的情况,将课文中的具体情境描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法进行还原和情境再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动力得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时,就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荷塘月色》的景象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妙意境,从而提升对课文的把握,提升高中生对美丽景色描写的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到关于《荷塘月色》的视频、图像等,再配以文字帮助学生还原课文中的情境,使高中生仿佛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并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写作情感。比如课文中描写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段重要是描写月色,上一段写叶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见,这一段写叶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两段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过渡,用“泻”加以点化,正面描写月色的形态。通过“泻”字的具体描写,写出了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照在荷叶与荷花上的景色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彷佛出现在我们眼前一般。再结合信息技术将这样的“月光一泻”画面还原出来,使学生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到月光的美丽,以及作者描写的具体手法。
四、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树立深入探究学习的精神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将学习资源共享,还能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深入探究学习的精神,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还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水平,使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得到创新。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交给学生,并不能使其对文章、文意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和延伸学习。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这一方式的推行,从根本上打破了学生学习的古板、单一、枯燥的现象。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针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创设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解题答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通过开放、多元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有效探究,使学生树立深入探究学习的精神,从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学习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感增强,提升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还能够促进探究学习的精神提升,实现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争京. 教育信息技术让高中语文课充满生机和情趣[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3(4):52-52.
[2] 刘影,于继勋,于立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小学电教(下) ,2012(5):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