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关华
[导读]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摘 要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一名小学教师都应当将识字作为整个教学阶段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对提升小学生自身的识字能力来为后续的写作能力提升与阅读水平进步打下夯实基础。可以说小学的语文识字教学优劣与否,将会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语文应用能力起到直接的影响,下面就来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优化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优化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各项识字活动的引导者、协作者,必须要在发挥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制定出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在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策略的同时,最终实现小学生识字水平与识字效率的提升和进步。
        一、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现在的小学教材经过了多年的改进,已經具备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有看图拼音识字、归类识字、看图识字和对课文识字等丰富的形式,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教师很少结合课文,把识字放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教学,而更多的是进行集中式的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过程也非常规律化,很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音、形和义三个方面进行程序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丝毫没有考虑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呆板而乏味,不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二)识字数量平均化
小学生因为天赋不同,以及受到的学前教育也存在着差异,很多小学生在上学之前就认识了一些汉字,而有的小学生则基础较差。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差异,只要是教材上有的生字,他们都会责无旁贷地教,这样一来,会的本来就会,自然记得就快。教师看学的挺快,加点速度,最后导致会的不爱学了,不会的跟不上。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随之淡化了。
(三)不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汉字是由音、形和义三部分构成,有的汉字,音形义相对容易掌握,而有的汉字,掌握起来则有难度。但是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往往难以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教授学生掌握现有的汉字,只注重每个字的教学过程,而忽视对学生识字方法的讲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识字能力一直提不上去,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将游戏寓于识字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而言,识字教学比较枯燥,而小学生又活泼好动,注意力和自控力均较差,过于单调的识字教学方法不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况时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游戏方式,火车开到哪个学生那就让该学生读出相应的字来,火车也可以分为单轨火车和双轨火车等,这种形式多样而又操作简单的游戏,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猜谜语、编儿歌和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增强识字与生活的联系
语言源于生活,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进行识字教学,而应该将识字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目前的新教材对于识字内容的编写,都是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沙发”、“电视机”、“台灯”等词汇时,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张张卡片,然后叫学生回家后讲这些卡片贴在相应的物品上,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认识很多汉字,这样也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汉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从而喜欢上学习汉字。
(三)教学生掌握常用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汉字虽然难学,但也是有变化规律的。在小学汉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变化规律,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偏旁部首的变化。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如: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 变成“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教会小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他们的汉字学习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汉字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多媒体技术声形并茂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生字记忆的深刻性,教师可以用图片或简单的动漫来让学生识字。比如,把“人”与“门、也、火、本、木、半、立”等通过动态形式分别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识字,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结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丰富识字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增强整个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田若.当前的识字教学和识字教材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1) .
[2]綦昕. 例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吉林教育.200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