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学科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生语句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以及打好阅读基础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教育部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能力,全面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也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研究和探索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启示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此阶段的学生语文学科基础是否雄厚直接影响后期的学习进程。但由于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于语文学科抱有侥幸的态度,在心理上并没有正视语文学科,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对于后期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育领域如何让学生正视语文学科,并且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深受科举制的影响,常见的教学方法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讲解所占的时间远远高于学生自己理解和探索的时间。除此之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老师本身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在以下文章中,会详细的介绍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究其根源,解决问题。
1.1 阅读教学过于功利化
阅读教学过分功利化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会造成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带有目的进行阅读的现象。当学生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任务而进行阅读时,学生则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当中去,不能切身体会文字的魅力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达不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和效果。除此之外,阅读教学过分功利化可能也会导致学生对语文以及阅读产生厌恶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某些教师会将阅读作为升学的教学出发点,这也是阅读教学过于功利化的表现之一。
1.2 学生的自主阅读被教师的思考和经验代替
学生的自主阅读被教师的思考和经验代替往往与阅读教学功利化有一定的关系,学生以及教师在面临升学压力和教学任务时,往往会选择较为便捷教学模式。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较少,学生缺乏自己对于文章的感悟与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阻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思维逻辑能力的关键期,学生对于文章的见解和看法被教师的思考和经验代替则不利于学生课堂发言以及语句的整理,从而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1.3 课外阅读较为松散
课外阅读松散化、阅读教学功利化以及学生自主阅读被教师的思考和经验代替有内在的关联,在教师不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也较为低下。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积极性开始,同时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课堂阅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阅读即可,但由于课外阅读范围较广,学生没有选择的标准,因此可能会存在选择性障碍问题,也有可能学生选择到不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所读的书籍。除此之外,学生在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前提下,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效率也是较为低下的。
1.4 阅读侧重点的转移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语句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而并非是为了去学习理论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安排中,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安排在其他语文课程中。而大多数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安插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造成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减少、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也会将阅读训练的方法带入到阅读课堂当中去,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这种教学模式远远偏离教学大纲,因此,阅读侧重点的转移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创新
2.1 打造优势教学团队,改变教师教学思维
在以上所阐述的问题当中,对于学生阅读产生影响较为重大的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全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创建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也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也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优势教学团队的打造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不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存储,更需要与年轻的知识群体相接触,为自己的知识注入新鲜的血液。
2.2 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新型课堂
新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于教育领域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构建一种新型课堂,以《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为例,通过对现代技术的利用可以展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后期的电脑制作三维立体的鸟的天堂的形象,根据文章语句的描写制作出形象生动的VCR,可以选择色彩较为明艳和较为夸张的形象,视觉上的冲击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去。
2.3 重视学生的差异,安排不同的阅读任务
因材施教是从古至今一直被世人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面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做到一视同仁,但同时应当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基础教育薄弱的同学应当安排较为适合的阅读任务,并制定相应的阅读目标。如何才能够给基础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呢?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在对学生的基础情况以及学习现状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对进行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和阅读目标则有很大的帮助。
3结语
由于本篇文章篇幅有限,简单的介绍了三个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但除此之外,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也应当注重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教学模型的多样性,实现语文工具性和情感性的交融、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等都属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睿.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错位与异化[J].语文建设,2013,(1):34—36.
[2]谢宝清.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学法养成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