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过程的开展中,教师们为了让幼儿提起对活动的兴趣,设置很多有趣并丰富的活动项目及活动区域,可以让幼儿在范围内快乐的活动,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教学手段在幼儿园中虽然开展的范围广,但是实际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要加以改进。所以在本文中,对于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观察,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对以后的研究进行有效帮助,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还有如何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推进、研究
区域活动的含义就是在幼儿园的教课中,设置了一片专门针对幼儿兴趣年龄还有兴趣方面的活动区域,区域中,还有很多学习资料,玩具,还有很多卡通书籍,在上幼儿活动课的时候,小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书籍,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在游戏环节中进行互动,为了使幼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让幼儿们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从而达到让幼儿初步认识世界的目的,并且在幼儿心理建立好一个和人友好交流的基础。所以这种区域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区域活动常见的问题
现在在幼儿大班的常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促进教学效果,让幼儿的活动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会积极的开展多种区域活动,但是在这过程中,仍然存在了很多问题,不可忽视。首先呢,教师对活动指导能力较弱,并缺乏对区域活动的重视。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对于其他小班的孩子来说年纪是比较大的,大部分都可以独立自主的在区域内进行自由活动,这样容易让教师们误以为小孩子的自主活动能力好,就减少了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的有效的正确的指导,这样的话在有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向幼儿教师询问了解其中的问题答案,容易使得大部分幼儿孩子对区域活动产生困难并畏惧活动的心理。同时现在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区域活动和平常的幼儿自由活动和幼儿园集体活动没有什么分别,幼儿教师没有掌握好区域活动的意义,对于区域活动认识的不清楚,也没有体会到区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导致部分幼儿小孩没有真正提起兴趣的去参入进区域活动。其次,就是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没有提前将活动中的物品归类摆好,也没有及时的对物料,书籍,玩具进行定期更换,也没有移动活动物料的位置,导致每次区域活动缺少了趣味性,造成了枯燥,单一的氛围。
二、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策略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因为对幼儿园中的幼儿来说,心理上和身体上发育都还没有健全,所以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并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出作用,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帮助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因此促进幼儿在幼儿大班区域活动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好的学习兴趣。
(一)合理设置教学区域
合理地规划教学区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在班级里划分空间不同的角落搭建不同的主题角。
在“表演区”开展星光大道游戏,先给每个幼儿都发10块糖,然后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负责打分,以糖块作为分数,最终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得到的糖块最多。最初幼儿可能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适合幼儿的音乐,并且先让两名喜欢表演的幼儿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带动其他幼儿。这样一来,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星光大道游戏便会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音乐角”制作创意乐器,收集废旧水管,塑料瓶等连接起来,制作一个“管风琴”,用纸板制作音箱,用细线制作琴弦,组合成一个吉它。诸如此类的创意乐器,让幼儿对音乐这门充满主观能动性的科目充满认同感和熟悉感。
在“环保空间”里用废旧篮筐制作垃圾分类桶,放置相关的图书图片。也可以迎合孩子们的爱好,留心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将其制作成标语挂画。
在“益智区”教师可以投放拼图材料,引导幼儿将有关联的图片拼接起来。这一活动十分有趣,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并且在幼儿拼图过程中遇到困难,其他小伙伴也可以为其提供帮助“这块应该放在这里”,“那块应该方法那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拼图。这既能起到开发幼儿智力的作用,也能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引导幼儿根据图样或者根据颜色等进行拼图,
学习空间的营造离不开教师的构思创新,这也同样是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二)注重知识的融入
对于幼儿来说,更多的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将知识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之中。如果教师能及时调整策略,那么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应抓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时而应参与到多媒体教学中,体察孩子的情绪与行为,并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时而也应该成为一名旁观者,让孩子自由发挥,充分顺从孩子的天性,结合创作式让外向开朗的孩子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内向的孩子敞开心扉。有目的的联系学生个性,科学利用教具,由教师引导到主动参与、由简单模仿到创造发明是幼儿的主要学习过程。
总结语: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职员工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过程中,要注意融入多元化的知识点。幼儿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意结合课堂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保证知识和乐趣的同步传递,将区域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王昌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干预行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谷凤辉.大班科学教育中幼儿记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