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教学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薛晓乔
[导读] 合作能力对于发展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幼儿阶段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关键阶段。
        【摘要】合作能力对于发展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幼儿阶段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关键阶段。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之一,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介绍,老师和家长都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除此之外,要通过游戏设计、适当干预角色游戏等策略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合作能力;策略
        合作对于幼儿来讲至关重要,与人合作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学校生活和走向社会生活,有利于帮助幼儿改变“自我中心”的观念和想法,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基础活动之一,角色扮演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1】
一、合作行为、角色游戏概念
1、合作行为概念
        对于合作行为,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其中有学者认为合作行为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采取措施,达成统一目标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幼儿合作行为指的是幼儿出现问题时,幼儿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综上所述,合作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合作行为的主人公包含两个及以上的幼儿;二是行为人具有相同的目标,并为促进目标的实现而做出了相应的努力。
2、角色游戏概念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础活动指引,角色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活动,其指的是幼儿在游戏中依据自身的经验和意愿模仿一定的情境而开展的活动。角色游戏中幼儿能够进行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正是幼儿合作行为的基础。角色游戏中的重点就是环境创设,其以幼儿的生活背景为基础,在游戏过程中通过不同角色扮演,幼儿能够提升认知能力,提升情感解读能力,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步的摆脱“自我观念”,变得更加理解人、欣赏人,能够想他人所想,从而萌发出初步的合作意识,老师加以引导,则有利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策略
1、创设角色游戏环境,增强合作意向
(1)设计游戏让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角色游戏是区域活动的重要一种,要想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功能时,首先要创设合适的环境,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向。例如,在装扮角色游戏环境时,可以多用合作型的卡通人物,在游戏中,减少单人游戏玩具,适量的增加团队合作型玩具,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向。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设计来提升幼儿的合作意向,例如在设计角色游戏时,增加角色游戏的难度,设定环节必须两个及以上的幼儿参与才算成功等,从而激发幼儿的合作行为。【2】
(2)激发潜能,调度积极性主动性
        角色游戏的开展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角色游戏不仅是游戏,其更是幼儿的自觉行为,其有利于幼儿提升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老师要充分的尊重幼儿,给予幼儿自主决定、自主选择的权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主的选择角色游戏,可以小组内部讨论决定游戏的规则,讨论角色的分配等。老师要密切观察幼儿角色游戏的走向,但是不要随意的干扰幼儿,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解放幼儿的大脑和双手,幼儿的合作意识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幼儿自然而言的选择合作行为。


2、引导加强异性合作
        角色游戏的开展需要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环境,为确保合作行为的有效开展,老师要为幼儿游戏提供充足的材料,丰富角色游戏的故事情节,从情节上增加异性合作内容。工作中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倾向于同性幼儿之间,为此,老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以加强异性幼儿之间的合作。比如在扮家家角色扮演中,角色有爸爸、妈妈、弟弟、姐姐等,由幼儿分性别进行扮演,同时设定一定的情节,如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到超市购物等来加强男女幼儿之间的合作,引发幼儿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境,进而提升幼儿的异性合作意识。
3、老师适当干预角色游戏
(1)鼓励幼儿自主游戏、解决问题
        工作中发现当老师参与到游戏中时,幼儿的合作意识会受到影响,幼儿的合作行为会降低。但是如果老师完全不进行指导,幼儿游戏很容易失控,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干预角色游戏要适当。老师要认真观察幼儿角色游戏,结合对幼儿的了解,分析幼儿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给予适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幼儿出现矛盾时,老师不能直接干预,而是先由幼儿自己调解,然后老师在基于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老师适时引导幼儿合作
        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任何自己想扮演的角色,能够满足幼儿做一个想做的人的愿望,但是如果幼儿在游戏中长久以来只是扮演单一角色,将不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为此,当出现幼儿长期扮演单一角色时,老师要适当的干预角色分配过程,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更有利于幼儿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从而促使幼儿能够欣赏他人和理解他人,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是良好合作的基础,在角色游戏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培养幼儿的掌握这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解决幼儿之间的一些小纠纷等等,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3】
3、树立榜样,教授幼儿合作策略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长期以来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老师要积极寻找榜样典型,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角色活动中,老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和行为,然后及时发现幼儿的主动合作行为,及时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幼儿向榜样学习。初次之外,老师还要为幼儿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老师日常待人亲切,与同事的关系良好,就能够帮助幼儿营造一种温暖的、相互信任的氛围,久而久之,幼儿也会待人亲切,更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幼儿会更加信任他人,从而与他人合作意识会得到提升。
4、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角色游戏能够有效的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种合作意识会受到家庭生活以及幼儿园生活的影响。为此,要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家园合力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老师在幼儿园生活中要不断向幼儿灌输合作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就幼儿合作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以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统一对幼儿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和幼儿做朋友,在家庭生活中多和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如洗碗、大扫除等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就能够感受到合作行为的意义。家园目标一致,以此来不断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总结
        合作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助于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而合作行为是进行角色游戏的基础。角色游戏这一教育活动中,老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适时的开展指导,以培养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再者,家庭要积极的配合幼儿园,统一对幼儿的目标要求,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及时肯定幼儿的合作行为,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7(17):238-239.
[2]刘煜.区角活动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26-27.
[3]王建鑫.浅谈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1):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