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快乐教学,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黄烈发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本理念逐渐成为了各阶段教育所需要重视的教学理念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本理念逐渐成为了各阶段教育所需要重视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更能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一理念下,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只有让学生自己喜欢学习,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成效,若想实现这一点,则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将快乐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分析,提出了快乐教学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快乐教学;高效课堂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针对教育事业而言也迎来了新的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转变来解决传统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主动与老师沟通和互动,从而建立高效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而通过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施快乐教学则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一、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若想确保快乐教学的顺利实施,学生的积极配合是最为关键的条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为“僵化”,这主要便是由于老师的“地位”过高,学生面对老师时也多处于畏惧的心理。因此,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践行生本理念,打破师生之间的关系僵局,让学生能够主动与老师互动,从而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一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具活力。互动是促进师生关系以及改善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老师也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互动来引出教学主题,同时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维展开学习。如在教学《元、角、分与小数》时,老师便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并设计一个话题情境“如果周末妈妈会带你逛商场买零食,你会买些什么?你知道怎么付钱吗?”让学生自己选择几种喜欢的零食种类和数量,并预估一下零食的价格,或是老师在黑板中写下几种零食类型和售价,比如薯条两元五角、水果硬糖2角、泡泡糖5角、饮料1元5角、牛肉干3元5角…之后让学生自由选择零食的种类和数量,最后老师再让学生计算一下刚刚学生选择的零食买下来需要多少钱,并以元为单位,以小数的形式说出来。

学生们大多都能根据黑板中的内容一步步计算出需要多少钱,如得出的结果为15元5角,那么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15.5(元),让学生先明确单位转化原理,之后再将计算内容以小数的方式重新计算一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元、角、分与小数的概念认知,而这种引导方式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更为活跃[1]。
二、从学生喜好入手,将快乐与学习充分融合
    小学阶段学生的喜好多种多样,对于喜好的事物学生都会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并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收获许多快乐。而老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将数学教学落到学生喜好上,能够实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因此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喜好,重点针对学生们喜好的共性进行设计,如多数学生喜欢画画的情况下,便可以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便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老师可以自己绘画或寻找一些素材,如绘画学校,并将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元素融入其中,角可以通过纸飞机、风筝等元素体现,长方形与正方形利用教学楼体现,圆则可以利用学生的球类运动来体现。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展示绘画作品,并让学生寻找其中的图形元素,更具趣味性。如多数学生喜欢听故事,那么也可以设计灵活的教学内容,如三年级《对称、平移与旋转》一课便可以设计一些动物的情境故事,动物中体现蝴蝶、小鸟、甚至是小狗等外形为轴对称图形的小动物,并在故事讲完后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动物的外形都有哪些特点,将其联系到数学知识中,利用多媒体设备逐个展现和找出对称轴[2]。
三、灵活设计游戏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游戏都是学生课间、课下休闲玩耍的主要形式。传统教育理念下认为游戏会耽误学习,但实际上游戏也能为数学教学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游戏化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游戏化教学最大的优势便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而游戏教学的设计也较为灵活。如在教学“两位数的乘法”或“小数乘法”时,老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活动,以同桌两人为一组随意挑选其他小组发起“挑战”,要求两组学生分别为对方提出数学问题,哪方学生最快得出答案且回答正确则为胜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而相互之间的知识比拼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水平,实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
结束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最为理想的状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老师的有效引导。老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经营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主动与老师互动,并构建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靳改霞. 开展快乐教学,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 学周刊,2020(17):147-148.
[2]马进福. 开展快乐教学,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 学周刊,2019(2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