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是重要的起步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的意识和习惯往往对他们的今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家长和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成绩提高,忽视学生的思维意识成长和心理状态转变。这使得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时,家长和教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也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本文从激励教学策略入手,分析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探讨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措施,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字:激励策略;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一门教学难度较高的学科,因为数学本身对于抽象思维、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缘故,小学生较难接受和理解数学教学内容。因此,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是保持消极情绪的,当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时这种消极情绪更加明显。若放任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消极情绪之中,无疑会严重伤害他们在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一些激励策略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激励策略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方式单一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这是教育教学中教师们必须要正视且承认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应用激励策略,制定多样化、个性化的激励策略,才能够真正发挥激励策略的作用,否则激励策略的应用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相信很多教师也会发现,相同的激励策略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同样的一句表扬和鼓励,没自信的学生能够催生出自信,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却会飘飘然。目前,教学中的激励策略呈现单一化问题,这是课堂激励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二)激励策略有失公平
古人言:“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点在激励策略上也同样。教师在设计激励策略时不应厚此薄彼,应当针对个体、小群体都设置激励策略,而不是抛开群体只设计个体激励策略,或只设计群体激励策略。个人在集体中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个体与群体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有的教师在课堂激励策略中忽视学生小组的成果,设计的激励策略多针对学生个人,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不利于落实和推行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方式。
(三)教师在课堂激励时带有过多的主观色彩
教师也是普通人,自然有自己的偏向和喜好,这些是日常教学工作中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带有过多的主观色彩,不能对平时让自己不满意的学生视而不见,也不能对平时表现优秀学生的错误而包庇,这在教师工作中绝对是要杜绝的。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更客观的激励和评价,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四)课堂激励的实效性有限
课堂激励是一个对实效性要求较高的教学环节,若教师的激励奖励不能及时到位,后续再补很有可能就失去了大半效果,这是很多教师反映课堂激励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学生在课堂上抢答问题,结果说错了,其他学生哈哈大笑的时候,教师若不能及时制止并给予安抚和鼓励,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必然受挫,教师课后做再多工作都只是一个弥补的效果,不能有效激励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
三、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措施
(一)正确应用期望激励法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师们对学生所表达出的期望往往能够成为刺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之一,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手势、话语都有可能成为打消学生消极情绪的关键,成为学生努力的动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正确应用期望激励法,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她的期望。
(二)将游戏与激励策略相结合
游戏化教学法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且在应用游戏引导学生活动实践时,教师可以将游戏的胜负结果作为激励策略的一部分,让学生从游戏的胜负中获取自信心、成就感,激励不幸落败的学生积极进取。游戏与激励策略相结合能够辅助教师营造出更积极的课堂环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提高激励策略的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励策略的实效性,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及时调整教学速度和进度。教师要正视一点,那就是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无法长期保持,需要教师定期进行唤醒,激励策略可以承担一部分唤醒的责任,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保持一定的积极性。教师在上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课时可以抛出一些学生通过预习和已学到的知识能够掌握的问题,比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对回答有误或不缺失的学生给予纠正指导。在随堂测环节中教师要对顺利解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尚且存在问题的学生适当的鼓励,打消他们的消极心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策略十分有必要,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自信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激励手段的应用,采取针对性高、个性化强、高效的课堂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课堂评价,打消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中的消极情绪,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罗明章.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2):0049-0049.
[2]王丹丰.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激励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