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在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引入分层教学,为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和发展能力的中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堂及课后作业、成绩考核,能够使得班级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分组教学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但是分层教学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分层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一、分层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阶段不同于小学阶段,在学生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以后,还应该提高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仅仅注重是否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没有掌握足够的数学知识应用技能。每个初中生的学生学习水平不同,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不能再采取传统一言堂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次,有些教师没有正确的认识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但无法提高教学的效率。还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造成了班级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此外,分层教学虽然已投入实施,但是没有一套系统的标准,只是通过教师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开展的,一些经验型的教师,他们的自身经验十分充足,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探索和研究,对于新教师来说,他们的授课经验有限,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难度较大,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的理念起源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基于初中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以及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合理分组
在分层教学中,分组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合理的分组能够直接影响分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应该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可以先通过测试、提问、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和对具体知识的认知程度,之后结合着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性格特征进行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比如,将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不好的学生和数学基础不好,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并在分组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微调。
一、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因为学生存在差异,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分层教学的关键是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符合了分层教学的旨意。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共有的教学目标是让全班学生都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基本的数学运算公式,低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课程标准上的要求,高层次的学生应该尽量的提高,让他们掌握有难度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各不相同的学习领地中都能有所收获,都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
二、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也是分组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小组的学生,应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都能够理解数学的知识,发挥出个人潜能。通过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不同学习小组的学生制定系统性的学习任务,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点。比如,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完成基本的数学运算,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堂上多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找出答案或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寻求教师的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解决困难,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质疑,一题多解的能力。对于基础十分薄弱的个别学生,在讲解基础内容以后还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2]。
三、制定不同层次的考核内容
在进行考察测试的过程中,如果将试卷设计成两份,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会在无形中将学生划分等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应该设置同一份题目,在同一份题目上划分不同的任务难度,体现测试的层次性,将提高题和基础过关题融合在一起,试题中拔高题,基础题可以分别用三角形和圆形标记,比如,圆形标志为提高题,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础题以后,完成提高题,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稍有难度的题目,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作对提高题可以加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
四、结束语:
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基于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分层教学理念进行分析,有效的开展分层教学,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寿彬.石建华,初中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实残与思考:以《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10):51-56.
[2]浦吉丽,章健初中学“分层教学”专题化课堂观察的实践感悟:以沪教版《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8(18):41-44.
[3]林少,初三学困生转化之分层教学策略研究:以反门海沧实验中学2017届初三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