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李松耕
[导读] 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式的跟随教师的脚步,为了学习去学习。
        摘要: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式的跟随教师的脚步,为了学习去学习。他们拥有了更多学习的自主性,而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当代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从小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是现在教育环境下对教师提出的必备要求。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设置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意识,进而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逐渐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学习;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引言: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知识点都是环环相扣,根据课程设计,交错相依的。所谓“一通百通”,可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而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摸索数学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在做课程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尊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和组织任务,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技能与方法,建立数学的学科认知能力。
        一、趣味教学,情景式引入
        人们学习之初最大的动力是出于兴趣,任何一个伟人,他们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兴趣的引导,爱迪生发明出灯泡之前,也是出于自身对于兴趣的追求。 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投入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就要通过依附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到数学知识当中,使他们投身其中,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去探究,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应用题时,可以提出以下条件:学校的教学楼一共有3幢,每幢有18个教室,每个教室有4扇窗户,问题一:学校里共有多少间教室?问题二:每幢教学楼有多少扇窗户?问题三:学校的教学楼一共有多少扇窗户?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层练习,创设学习小组,开展小组间的活动,让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启发式教学,以旧引新
        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离不开旧知识的引导,教师在引入新知识时,要将知识点往学生熟悉的方向去带,使学生在以前的知识中找到与新知识相通的地方。
        例如在学习知识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时,可以引入长方形的知识点,通过测量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一样,对边相等且平行;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时可以按照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来计算。通过新旧知识的链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培养自学能力。


        三、实操教学,身入其中
        摆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调动学生多个感官能力,通过动手、动眼、动脑来加深学习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看、看中想。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一)用小木条分别动手制作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二)分别测量四个边的长度
        (三)观察思考它们的异同点
        通过这样的实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在实操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思考以及动手操作,调动多个感官的运作,加深对整体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也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留下空间,启迪学生学与思并行
        培根曾说“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往往人们的行为是在思考的趋使下进行的,一个热爱思考的人,才会有行动可言。孔子也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学习更离不开他自身的思考,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将教师所讲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理解,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学习中思考。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有以下条件“小艾身高1.35米,他站在一个凳子上比身高1.63米的妈妈高25厘米,”问凳子多高? 在做这类题时,有一个单位不统一的问题,部分同学往往会忽略掉,引起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这道题目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是将米化成厘米,通过换算去除小数点将单位统一,第二种是将厘米换成米,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的单位是米。在做题目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尝试,通过实际练习以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选择更方便的解决方法,经过他们自主练习与选择在学习了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本着素质教育的前提,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情操,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颖.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J]. 小品文选刊:下, 2019, 000(006):1-1.
[1]尤如伟, 郑广田. 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