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情境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李立锋
[导读]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摘要: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将情境教学融入到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小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得到优化,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从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竞赛情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境运用
        一、创设故事情境,为小学生提供发挥空间
        针对小学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他们对于故事情境喜爱程度非常大。在具体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情境的创设,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通过故事情境的有效创设,将数学理论知识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从而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效率得到优化。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来学习《图形的周长》。小明的爸爸希望他能够坚持每天跑步,所以让他每天都围绕着小区内的环形跑道慢跑一圈。小明第一次跑的时候,是围绕内圈跑了一圈。第二次因为爸爸的要求,所以他是严格按照环形跑道的路线进行慢跑,但是没有坚持到最后,所以没有完成一圈的跑步量。最终,小明没有达到爸爸的每日健身要求。根据这一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生们知道为什么小红没有实现跑步健身的目标吗?”利用这一问题,数学老师就可以适宜的提出“周长”的概念,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便可以促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并且积极投入到周长的学习中去,进而提高数学《周长》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还能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利用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教学,要尊重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精心设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陌生的知识变得熟悉,使小学生参与程度有所提高。问题情境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就越高,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意愿就越高。只有将问题与生活有效联系,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应用的价值。第二,利用插图,创设问题情境。

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利用插图进行数学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其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求知的队伍中来,插图可以为学生具体形象的展现数学知识的抽象行性特点,有效的训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你数学能力得到增强,并可以轻松的解决运用插图创设的问题。第三,设置游戏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针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无疑是可以激发其学习的最佳手段,爱玩游戏是每个小学生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游戏的开放性和趣味性特点,使小学生的对于学习的注意力有所提升,使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有所夯实,使小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锻炼,解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第四,旧知引新知,创设问题情境。针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而言,其特点是具有连贯性。前面的知识点是后面知识点的依托,后面知识点是前面知识点的延伸。教师要有效运用这一特点进行问题的创设,让小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从而全面提升解答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探究的水平。
        三、创设竞赛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对于竞赛的渴望是非常大的,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小学生的荣誉感,使其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创设竞赛情境,可以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知识点学习时,就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首先,教师要准备好100道数学题,将小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做20道题,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做完且正确率高的小组获胜。这时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被这20道题所吸引,都争分夺秒的做题,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浓烈和紧张。通过这样的竞赛情境的创设,使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得以增强,从而对数学学习也有了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的重点。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帮助小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情境创设,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振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创新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22-123.
        [2]陈佩珊.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7):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