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课堂一般是指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境界,在这种模式下,数学老师要主动去分析和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行为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几点粗略的分析,希望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从而为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阻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高效课堂的提出就显得极为重要,数学老师应该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重焕生机。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看法,期望可以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一、充分结合日常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想要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理解,可以引导和鼓励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说,这种联系日常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本人特别注重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本人特意为学生列举了一些融入了生活元素的课堂练习:超市中的水果玉米单价为2.5元一个,想要买6个玉米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玉米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小学生在陪家长一起逛超市时,可能真的会遇到着这一类的小数乘法计算题,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总之,教师应该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数学知识巩固
高段小学数学中存在着一些较为复杂和抽象的知识,小学生在接触之初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数学教师若是想要让学生将知识牢牢地掌握住,除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在辅助以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试题册的内容进项仔细分析,尽量去掉一些重复和超纲的内容,从而保证学生试题数量、难度以及时间的平衡。
总而言之,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本人格外注重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加强练习,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这一内容时,本人通过对习题集的分析发现部分小学生的对于锐角和钝角这两个知识点容易混淆。为了及时帮助学生攻克这一知识点,本人在课堂上多次对此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此外,在布置作业时,为了让学生既可以减少作业过多的压力,又可以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本人努力做到让所留的习题少而精,从而在提升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又保证了学生高效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很少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方式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变得十分被动。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就需要教师注重去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讲课时,老师最好不要面面俱到,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本人格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意识。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时,本人首先为学生讲解了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接下来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本人并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内容来推导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树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想要创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就应该学会适当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毕竟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除了以上几点策略之外,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还有许多好的途径,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教学资源,除了做到将数学充分结合生活、加强数学知识巩固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外,还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以及在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小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0(08):119-120.
[2]周水平.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