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 谭丽香
[导读] 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绘本以故事脉络呈现图片,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的思维与生活
        摘要: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绘本以故事脉络呈现图片,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的思维与生活,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教师灵活选择绘本与相应的教学进度匹配,二次加工,使绘本合理的辅助教学,使教学知识呈现的更有趣,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这不仅符合数学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性质,也按照小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具有条件进行,最为关键的是对教学有促进作用。基于此,这篇文章是对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绘本教学实践做出了具体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
引言
        数学绘本教学是实践“四能”培养目标的一个有力载体和高效的手段。自从2019年的课题成立以后,针对如何以数学绘本为载体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我们大多数的课题组成员已经将数学绘本应用到实践教学之中,希望通过数学绘本为载体教学,能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然而,真正的使用情况来看,结果并不是很理想,课题研究当前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我们需要做出真正的思考,作出实际突破。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绘本的教学价值
        数学教育的初步阶段就是在小学时期,这之中数学课本的内容是相当的丰富多彩,虽然难度不高,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和数学认知,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教学活动上存在一些困难,学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认知局限甚至是错误。而将数学绘本合理的辅助教学,便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数学绘本能够以具象的故事展现数学知识,打破了书本教材的平面化限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对于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如果只是依照课本一板一眼讲解,那么学生理解起来会很困难。但是如果放到具体的故事中,在局限的环境下,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其次,数学绘本图文并茂,以故事脉络呈现图片,文字是学生熟知的语言,趣味性比较强,贴近学生的思维与生活,而小学生正好处在一个依靠兴趣驱动学习的年龄段,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数学绘本中的故事,可以在教学中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展现,比如进行故事表演,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达到实践的目的,从而可以让其对数学中的各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这样能在生活中更好地进行实践应用。
二、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引入绘本,激发兴趣
        当前大多数的小学在上数学课时,都通过图片式的开场进行课堂引入,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让其透过图片进行数学问题的提问,接着才会将课程内容进行讲授。

除此之外,数学这门课程需要很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现在数学课本的排版主要是以计算、实际问题应用、几何图形的学习为学习根据,它的方式单一,题型多样。时间一长,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所学内容以及方式产生情绪,就会对其失去该有的兴趣。从年龄方面讲,小学生大都喜欢以故事为情景进行讲述,也喜欢多种色彩的图案,而数学绘本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些特点。因而在教学中灵活选择绘本来代替教材情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想要认真的兴趣就会提升。
        (二)结合绘本教学活跃课堂的气氛
        数学课堂要持续保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绘本的资源烘托氛围,利用这样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过程中,可以重点考虑用绘本,因为绘本的应用可以发挥多种作用,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借助绘本和课堂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所以,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讲授,以及教师的肢体语言等,小学生们对数学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增强。
        (三)立足数学绘本实施角色表演
        除了构建情境之外,课堂上或课后延伸教师可以通过角色表演的方法,来创新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绘本的价值,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例如二年级上册笔者利用《买卖国的乘法队长》教学乘法的知识,数学实践课组织学生排练绘本剧,学生扮演“乘法队长” “国王”“商贩” “顾客”“小法官”等角色,在排练中开展自己的数学想象力,组织语言,安排情节等。安排小演员们在一次升旗仪式后向全校师生展示绘本表演,让全校师生在观看表演中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及价值。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改变某些情节中的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实践,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对于大多数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相对较难并且过于枯燥无味,各种各样的运算方法让其学习很吃力。教师在课堂上做整体把握,灵活选择相应绘本与相应的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知识呈现的更加有趣,教学情境更有故事性,学生技能掌握更牢固、经验积累更丰富、思想渗透更深刻。原先零碎的数学知识点被绘本完全贯连而形成知识串,学生不仅可以感受绘本的图案魅力,还可以更加愉悦的学习数学,同时从中获取更多数学奥秘的乐趣,进而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静,周娇.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5):19-21.
[2]黄春红.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探析[J].数学之友,2019(04):28-29.
[3]汤咏.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意蕴与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