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张奎雄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3期   作者:张奎雄
[导读]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违法分包的弊端
        摘要: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违法分包的弊端,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源头都是分包商的资质没有保障。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实践时间较短,所以许多建设单位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偏低,管理不到位,引发了许多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尤其是在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施工速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装配式建筑行业必须要将创新模式运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去。基于此,论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与应用展开分析。
        1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意义
        1.1优化配置施工资源
        一个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与其项目的施工是密不可分的。施工资源的优化可以有效的、适时、适量的配置各施工要素以满足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要求。如在人员优化这一环节,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优化还应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优化,坚持实行人———证———岗,三位一体,,杜绝出现无证上岗、人不在岗、人岗不一等装配式建筑管理乱象。材料优化方面,对于使用量比较大的原材可以直接于生产厂家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如钢筋的采购,由厂家直接向项目供应材料,就可以有效避免了市场上以次充好、质量不合适的钢筋流入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1.2促进管理科学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装配式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工程管理的模式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不断的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企业在管理创新模式不断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更加高效有序。
        2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缺点
        2.1设计管理问题
        在传统的现浇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五大专业是相对独立的设计单位,当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现场发现问题反馈至监理,监理再向上反馈至业主,业主找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问题进行深化设计,这个流程反射弧过长耽误工程项目的进度。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着重点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应把重点放在前期,把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分离和组装、转运和堆放、吊装拼接、后期维护等因素综合考虑。
        2.2构件生产安装问题
        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组装效率因素主要是装配式建筑构件。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加工运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运营体系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供应链有短缺。装配式建筑构件主要有以下工序:清模、装模、置筋、预埋预留、浇捣、吊装脱模、堆码、运输等,这些工艺很容易出现问题,如灌浆的填充不充分及作为项目的施工节点的套管连接的未对准等。
        2.3项目现场施工管理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新技术、施工部署和构件连接质量检测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方式。装配式建筑目前在装配式建筑行业中的普及率没有传统的现浇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高,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市场上有经验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数量较少。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有大量的部件,如起重、混凝土浇筑、螺栓连接和焊接等。
        2.4信息化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与项目其他参与者的信息共享较差,组件标准化尚未达到预期要求。

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项目各参与方信息传递延迟,尤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每延迟一天的进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如延迟产生的机械租赁费、人员窝工费和合同违约金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字虚拟化和信息共享等各种系统要素入手。
        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
        3.1创新管理技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创新管理技术,以促使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发挥更好的作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不仅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更快的朝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也使得一些非常高端的技术可以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得到广泛的运用。随着管理工作不断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管理人员的工作下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可以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很好的把控,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得到良好的保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作出更多的贡献。如BIM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高效的解决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在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更可以模拟施工,明确工序,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安排各工种交叉有序施工,极大提升了工程施工的进度,缩短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确保了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效益。
        3.2创新管理体制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想要井然有序的开展,需要良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作为依据和保证。所以要不断的更新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构建,并且将内部责任体制进行有效的明确,通过将同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的方方面面纳入管理体系中,促进管理体制不断的完善。除此之外,还要将法人制度和产权关系制度构建完善,独立法人的地位得到有效的提高,使相关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可以更加适应竞争严峻的市场环境,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3.3创新企业文化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会受到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并且企业文化还会使得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性得到很好的提高,使得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的提升,进而不断的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的普及推广,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一定要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文化的创新,要注重企业价值观的构建,并且不断将企业的文化机制以及奖励激励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并且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将方方面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管理创新模式在好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运用。
        3.4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组织机构进行创新
        在旧的管理体制中,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责任分工不是很明确,因此,要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中的项目管理机制,就应该努力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在装配式建筑企业的内部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将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责任问题进行划分,明确责任分布的各个部门或者是个人,这样才能使施工的效率不断提高,加大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展的规划和督促,既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也能让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样一来,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工作节奏稳定且高效,企业的管理业不断走向正规,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企业的需求。对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是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行业的发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须重视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地创新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使装配式建筑企业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好的保障,以保证相关装配式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靓婧,庞俊勇.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6):106-109.
        [2]李江,赵奕磊,石志超,王媛媛,荆杨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7,22(03):153-154.
        [3]冯光灿.加强装配式建筑产品质量管理建造用户满意的产品[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