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于向阳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3期   作者:于向阳
[导读]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其中,房屋工程建筑施工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基础工程,结合当前建筑发展形式,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多,为了实现建筑内部空间利用价值的提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主要对房屋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为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保障房屋建筑整体工程质量,需要对工程各项施工技术加强控制,确保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房屋建筑工程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虽然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该技术支持下有效地保障了建筑整体性和稳定性,但是却经常出现裂缝、钢筋锈蚀等质量问题,影响房屋建筑总体质量。
        1施工技术特点
        首先,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一次浇筑量非常大,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极易形成内外温差,内部水化热产生的温差如果超过一定值,就会产生收缩裂缝。如果在施工中外界温度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温差过大,那么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会导致工程出现大量的裂缝现象,因此,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其次,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注重施工的整体性,所有混凝土的浇筑需要一次完成,不允许预留任何的施工缝,确保连续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性决定了在施工前要合理地选用材料科学配比,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水化热,严格制定施工流程,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结构荷载的均匀性,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后,同样需要进行养护工作,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与湿度,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满足其特性。
        2房屋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材料配制的科学与否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房屋工程建设需求调整好材料配合比例,可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在实际配制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点:(1)骨料的选择。粗细骨料的级配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关系,粗骨料需侧重于连续级配、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的石子,细骨料以中砂为主,这样还可有效降低水和水泥的用量,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泌水和收缩现象发生几率,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2)外加剂使用。结合工程的使用需求,对各配比原料进行优化配置,在选择外加剂时,要注重外加剂的质量和综合性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标准,通常情况下选用缓凝剂、减水剂等居多,为提升材料配比的稳定性,必要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和矿渣粉。(3)优选水泥品种。为降低因水泥水化热造成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尽量选用凝结时间长、水化热系数低的水泥制品,如火山灰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并适当降低单位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延缓混凝土温度上升问题,确保混凝土硬化后体积的稳定性。
        2.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划分为分层连续浇筑、对乙方是的连续浇筑两种,在具体施工中作业人员应该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进行确认,并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分层浇筑为例,在浇筑过程中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划分为多个层次,为了避免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出现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上下层浇筑时间间隔的控制,做好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当前层的浇筑。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面积较大的结构类型,应该将混凝土分层浇筑高度控制在3米范围内,通过多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从而保证房屋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3合理运输大体积混凝土
        在对混凝土实现科学配制之后,要经过一定运输才能进入模型当中,其运输方式合适与否,以及运输过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其原材料基本性质能否充分维持有直接影响。所以,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做好运输工作,防止运输当中出现泌水、砂浆流失等问题。另外,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实现运输期间,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及运输频次,以此对运输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同时还可最大程度地维持混凝土性质与质量原状。
        2.4混凝土养护
        第一,在大体积混凝土完成浇筑之后,要在混凝土面层立即覆盖保温措施,可以选择塑料薄膜进行混凝土面层的覆盖。第二,在大体积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成时,其水化速度非常快,为了有效地保障混凝土质量,必须在覆盖好薄膜之后立即进行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第三,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梁柱节点、插筋处是养护的难点,在进行这些细节部位的混凝土保温措施时必须加强重视,做好覆盖,减少施工中的裂缝。
        3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措施
        3.1合理选择大体积混凝土原料
        房屋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期间,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现合理化应用,首先要对原料实现优化选择。在混凝土原料实际选择环节,需要以工程建设成本以及质量需求为基础实现材料选用,并以降低混凝土具体升温效率为目的,优化选择水泥原材料。混凝土原料当中的骨料,要尽量选用清洁且膨胀系数相对较小的骨料。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促使水泥水化温度的降低,还要合理选择外加剂,对其水化热过程起到一定减缓作用,以免结构在后续出现裂缝问题。
        3.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当中的钢筋绑扎要得当
        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位置能够具体到位。同时对于绑扎不到位的位置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热量能够对各个钢筋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内部温度过高的现象。一般的情况下,一定要遵循钢筋的配比率,保证上下的钢筋绑扎过程当中都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固定性,以此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厚度在1cm左右,为了能够使得内部的热量尽快的散去,我们可以采用25号的钢筋设置在底部钢筋和顶部钢筋之间的位置,这样会使得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加的均匀。同时在上下连接的过程中采用搭接焊接的方式。通过这样的钢筋分布布局,可以和较大的减缓钢筋直径压力以及钢筋的有效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混凝土结构的收缩程度就会得到有效的保证,即使在焊接的过程中,采用上下搭接焊的方式,能够保证内部的热量迅速的散发,避免大范围的裂缝问题出现。
        结语
        随着房屋工程建筑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多。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来说,其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都相对较高。在具体施工环节,只有严格规范操作,切实抓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技术标准到位,才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整体质量和性能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实际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仍时有发生,随着长期的实践研究和发展,相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将会变得更加完善,为促进房屋工程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94.
        [2]张民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
        [3] 陶金华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 [J]. 现代物业 ( 中旬刊 ),2019(3):210.
        [4] 李明昊 .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J]. 当代化工研究 ,2019(4):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