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项目,其整体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化水平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定要求,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建筑企业经营效益。本文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具体因素出发,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从而为混凝土施工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建筑工程;关键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流程包括材料配比、运输和搅拌、浇筑及养护四个基本环节,施工环节的不同,使得其对施工关键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施工技术应用的水平也有不同要求。在相关因素控制不到位的情形下,不仅会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标准,还会造成建筑主体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出现裂缝等现象。依托技术应用手段,加大对关键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全满提升质量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1、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环境因素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施工环境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会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温度、湿度和降雨等天气因素与施工要求不相符的情形下,有些企业为了赶工期和提升经济效益,片面追求施工速度,导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发热或者裂缝现象,造成混凝土结构强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甚至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主体质量。
1.2 施工材料因素
混凝土施工材料对施工技术的影响是双面的,从正面影响来说,随着相关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多种不同的材料配比方案和添加料的研发,使得混凝土施工水平不断提升,施工质量不断提升,有效降低了整体施工成本,提升整体施工效率。从负面影响来说,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经常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添加低价不合格材料,造成混凝土结构在工程投入运营的初期阶段就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客户的正常使用,还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较大影响,甚至还会出现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1.3 人为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客观环境和施工材料都能够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前提下,如果对关键施工技术应用不够深入,施工流程不符合生产规范,也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多种不同的添加剂被用到实际生产流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现场试验,使现场拌混效果与理论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也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2、混凝土施工流程中的关键技术
2.1 施工前的关键技术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后续施工流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阶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对工艺的确定、人员配置到位、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四个方面。工艺确定的关键依据是建筑工程的具体类型和施工标准要求,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能够对最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深入了解,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1]。
施工人员的合理调配能够确保施工流程顺利进行,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技术准确的加以处理,同时,在进行人员配置时,还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生产落在实处。。在准备施工材料过程中,必须对材料的性能和规格进行准确鉴定,确保各种材料都能够完全符合施工要求,对于不合格或者规格达不到设计标准的材料,要坚决清除出场,并对相关人员依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在设备准备过程中,要对模板和排水设施进行重点处理,提前完成清洗工作,避免由于前序施工遗漏问题给施工过程带来负面影响。
2.2 搅拌和运输中的关键技术
搅拌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较为严格,整体技术要求水平也比较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是在拌混流程开始前,必须依据计算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形做好材料配比设计,严格安全拌混流程添加对应的材料,在拌混过程中,如果出现天气或者温度急剧变化,则应当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在必要情况下,还应当停工以防止混凝土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2]。二是在运输过程中要准确控制运输时间和转载次数,对于运输过程中交通状况不易判别的情形,要在入场之后做好检验工作,如果由于防粘液涂刷不足造成离析现象,则应当及时进行二次拌混。
2.3 浇筑流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流程中,浇筑流程的科学性和天气状况会对施工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在这一流程中也应当做好这两个方面的技术控制。浇筑流程的科学性主要是对上下层混凝土施工的时间段进行合理确认,避免两层混凝土由于时间确认不合理造成的凝固现象。同时,在出现暴风雨天气的情形下,也会对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影响,为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在特定季节施工时,应当重点注意天气状况的变化[3]。在已经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形下,技术人员必须做好相应的检测和后续处理工作,避免由于处理不当造成的安全质量隐患。
2.4 养护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其质量稳定性和实际使用年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必须加大重视力度。首先来说是在振捣作业完成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磨平,及时借助于保鲜膜等辅助手段做好相应的防护。在部分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形,为避免由此带来的质量控制不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形做好实际养护工作,通过及时洒水或者铺盖草垫等形式,保持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有足够的水分补给,尽量减少由于养护水平较低带来的质量问题。
3、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要点比较复杂,对于技术人员的综合性能要求较高,要将施工流程中的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强化各个流程中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采取有对应性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才能够真正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荣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59.
[2]潘燕秋,杜勇,陈建敏.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研究[J].江西建材,2019(10):186-187.
[3]丁娟.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