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及有们对住房需要提升,每年国家都大量建设商品房,市场发展需要。在整个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其施工质量及技术管理水平,对整个项目质量有直接影响,房建项目又以高层建筑为主要结构形式,文章结合笔者管理经验,对做好房地产项目中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房地产项目 ;现场施工 ;技术管理;高层建筑
前言
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涉及多项施工内容,做好施工现场各项技术管理,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现在房建项目普遍包括几栋或多栋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涉及到多种施工工序和数量众多的施工人员,要做好技术管理不容易。因此,应当对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技术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每栋建筑的质量,为整体房建项目工程顺利交付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材料管理不规范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但目前许多项目都存在着材料管理不规范问题,没有跟进施工进度及时采购或把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或者提前把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影响现场的合理使用。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也没有按规定进行堆放及妥善保管,影响施工材料质量,造成工程质量隐患。此外,材料管理不规范,也容易安全隐患发生,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2、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已定的管理制度及施工方案内容进行施工,个别施工人员施工不当,造成工序存在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没有进行及时的动态监控或监控不力,给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
3、不合理的施工方式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由于涉及多个工序,通常由不同的分包商负责,工程分包成了普遍现象,各分包单位的管理责任存在不明确问题,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各分包单位均考虑自己的利益为重,对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相互推诿,要进行各施工单位协调工作存在较大困难,导致工序安排上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施工总承包单位没有制定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对各分包商进行管理,有些即使制定了管理方法,但由于管理人员执行不到位,不能顺利处理好各分包商的关系,不能合理进行工序的安排和调配,导致施工期间各种问题出现。
4、有待完善的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必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生产,也为工程按进度进行施工,以及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个别企业,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施工人员技术和安全培训力度不强,没有对施工人遇进行详细的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对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的重要工序如脚手架、高支模,现场用电以及机械设备等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安全问题产生。
二、高层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施工现场的组织编排
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组织编排,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方案等,制定施工组织计划,确定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措施等,并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现场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合理调配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准备充足的施工材料,每项工程都安排专人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要合理堆放,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受到爆晒或淋雨,影响材料质量。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大型机械,必须在施工计划中明确标注,提前做好调配工作,避免因机械不按时到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通过对施工现场各工序进行科学的组织编排,保证现场施工有序进行,此外,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工程关键工序和部位的施工指导工作。
2、协调配合各个专业的施工过程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涉及不同专业的许多工序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各专业各工序的合理调配和细节处理工作,对各专业施工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协调和处理,避免因协调出现问题影响工程进度。
做好施工过程各专业及工序的合理安排和调配工作,最大程度利用工程现有资源,保证工程进度如期进行,提高施工质量。
3、控制施工条件的重要工作
高层建筑应做好各项工作的技术管理工作,对各项施工条件进行控制。坚持以人为本,在进行各项施工活动中,必须以人的安全为前提条件。
施工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人员的各项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制定各项安全措施,并在施工过程认真执行,落实责任到个人。进入到施工现场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保证其胜任工序作业施工。做好对各施工机具的检查工作,保证其性能正常,保证施工期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强化施工过程技术管理
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工期长、施工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必须强化对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中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禁止进行违规作业,尽量避免或减小返工问题出现。此外,加强对施工过程各工序的检查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对检查发现工序不合格时,必须进行立即整改。在确认每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做好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并配合施工进度重点跟进,保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强化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工作,有利于施工顺得开展,提升工程质量。
5、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是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高层建筑施工时间长,期间作业人员流动
频繁是普遍现象。因此,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学习相关规范标准、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措施等,提升作业人员的施工技术和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从而增强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工程技术管理的漏洞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实现工程技术管理和质量的提高。
6、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到位,方能保证实现安全生产,各项工序有序进行,文明施工。通过制定各种安全管理措施,把安全制度和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同时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包括临时用电设施、模板脚手架等安放以及搭建拆除工作、高空作业和升级坑工程等安全隐患较大的地方,特别是要重点关注,消除安全隐患。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
某高层房建工程,总建筑面积48133.21㎡,共1幢,地下3层(11831.83㎡),地上33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2、工程主要结构技术特点
(1)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由其他标段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与基坑支护施工单位相互配合,防止出现超挖或者工期延误等情况
(2)工程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划分主要分为旋挖成孔及钻(冲)成孔,按照设计要求本工程大部分桩基本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桩长由17米~33米不等,局部持力层较低的情况可能桩长超过33米,且旋挖成孔灌注桩在广东范围内应用较少,主要用于路桥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做好质量、安全交底工作。
(3)工程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5.80米,地下室层高为5.8米,属于高支模范围,且本标段地下室结构与B区其他标段的地下室相连通,采用一条贯通的后浇带分隔两个标段,在施工时两个标段必须相互协商配合,确保顺利相接合。
(4)工程楼高33层,属于高层建筑,采用异型柱结构,且主体结构外立面阳角比较多,施工测量放线的垂直度控制是本工程的特点。
3、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针对过往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我们进行了总结,并结合项目规模和特点,采取了相应的质量和技术管理措施,建立项目现场技术领导班子,与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以及施工员、质安员、各专业及材料试验等专职人员,全面负责项目全过程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定期召开技术安全以及工程协调等会议,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技术和资料问题,经过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工程项目质量优良,顺利通过验收交付使用。
四、结束语
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时完成以及实现企业目标利润有着重要意义。上述工程经我们精心施工,强化施工过程各工序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工程完成后,经有关部门检验,达到验收标准,获得了业主、监理、质监等部门一致好评。该技术管理经验,为今后提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晏俊杰,浅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体会,数字化用户 ,2017 , 23
[2] 黄益游 ,何辉,探讨如何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中华民居旬刊 , 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