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孙钦凤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孙钦凤
[导读] 目前建筑操作技术正在不断改革。作为工地建设中最普遍的浇筑技术,
        【摘要】目前建筑操作技术正在不断改革。作为工地建设中最普遍的浇筑技术,由其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十分频繁。但由于不断增加的应用次数,相应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对于浇筑技术来讲,应对每个环节有效控制,根据要求保证技术操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筑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建筑施工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内经济体系的重要产业支柱。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因其独有的实惠性、整体性以及坚固性等特点主要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因此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严谨性以及可行性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日常施工作业中我们需要对这方面的技术细节以及技术要点进行全方位监督,从而让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 混凝土浇筑准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重要的工序。①根据混凝土结构成型设备、成型工艺、结构配筋,和结构构件的形状确定混凝土浇筑工艺。混凝土浇筑前,首先要安排好混凝土各项工作的人员,明确各项人员的职能与职责。②准备好相关的作业工具和安排好相关的运输机械,如振捣棒、混凝土泵车等。③现场的施工条件要满足要求,要检查好模板、支架、钢筋以及预埋件质量、数量和位置,当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 要将模板和钢筋清理干净,对模板缝隙堵住 ; 混凝土在地基上进行浇筑的时候,要将淤泥和杂物清除,并做好排水措施 ; 如果非黏性土,要用水做好湿润,还要清洗没有风化的石头,充分的准备能更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 混凝土配比控制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还要加强混凝土的配置管理,真正的使混凝土配置比例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明确。首先,对施工现场混凝土材料的标准进行核对,从而能够确保施工中应用的混凝土材料符合建设标准。例如,对水泥掺水量的孔桩,如果水泥配比中掺水量超出四分之一,那么将会使这些超出水量在混凝土内部出现一些孔隙,这样将会严重的降低混凝土质量,还要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配比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水泥灰比符合施工要求,满足建筑工程的使用需要。此外,通过有效的控制混凝土配比,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接下来的各项施工有着重要的帮助,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泵送及运输通常是利用搅拌运输机来完成的,而这一作业模式的特殊性则决定了它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实际施工质量之上。通常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会对运输路线及时间进行详细的核准计算,这是因为即便是再微小的偏差,也会有可能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如果运输时间或路线出现偏差,混凝土会在还未卸车的情况下便出现凝固、变质,而这将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推进。此外,还需要确保泵机易损零件能够及时配备到位并检查输送泵是否已经密封牢固,尽可能降低意外事故对施工进度产生的影响。
        2.3 浇筑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需要在遵循一定顺序以及加强对于各个细节把控的基础上来完成,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工艺缺陷以及人为疏忽对混凝土质量及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最终为整体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柱子的安装需要在对应模板安装结束之后来完成,实际作业中通常需要先对柱子两侧进行浇筑,再对中间部位进行浇筑。这是为了避免柱子在树立的状态下发生形变,并避免柱子因吸水而影响自身性能。需要强调的是,柱子之间的高低差异将会影响到具体的浇筑方式,若柱子高度在 3.5 m 之上,则需要采用分段浇筑施工的方式。

若柱子高度小于 3.5 m, 则采用一次性浇筑施工的方式便能够达到理想的浇筑效果。
        2.4 大体积混凝土热化控制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和搅拌的环节,有时会出现水化反应,各种水泥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反应,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急剧 上升,并且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流失,并伴随 有气泡的产生,这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 须要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和足够的投入,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 工技术回收规避。首先要对所采用的水泥类型与型号等进行严格的核 对,结合土木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现代水泥技术的发展也对这 一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策略,比如出现了能够较好控制热化反应的矿 渣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能够使热化的反应是不特别激烈,从而极大 改善了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的问题。另外,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中采用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技术,也能够很好解决热化问题,但这种 技术对于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并且所需的施工量也非常大,除了个别 特殊要求,并没有在土木工程领域形成广泛的市场。
        2.5 位置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主要通过在相应的位置布置钢筋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可靠性、稳定性,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钢筋位置的确定,对于位置的合理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支护过程的稳定性,准确的布置钢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当钢筋的位置布置不合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改正措施,对于相应的位置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2.6 捣实
        由于不同工地产生不同的操作要求,操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操作采取合理的设备。比如在面积相对较大的区域存在较深的深度,操作人员可以采取插入式振动棒;面积相对较小,深浅不一的区域,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平板式振动器。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采取人工和机械振捣方法,人工必将消耗大量人力,只有在设备严重缺少,以及捣实工作面积相对不大的情况下才选择人工操作。
        2.7 浇筑工艺养护工艺展示
        混凝土浇筑工艺的维护工作关系到建筑项目的发展命脉,做好浇筑工作维护工作,首先要制定好维护管理机制,使整个维护过程持续化。其次,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的垃圾清理工作,确保建筑项目周围保持整洁度,保障工作人员能够对混凝土的湿润度维护工作顺利进行,为保证湿润度,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片、麻布等。最后需要做好浇筑混凝土的保温工作,尤其夏季与冬季的昼夜温差比较大,恒温保障措施需控制到位。必要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安排温控操作,使得混凝土的综合效力完美呈现。同时,为了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预防温差过大产生裂缝现象,应该在建筑体系中构建专门的测量维护保养部门,以完善的人员配备以及管理制度进行阶段测量分析,控制好温度变化梯度差,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该类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国内建筑施工行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需要正确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现状,明确其技术要点以及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以为整体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守彦.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 究[J].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8,34(12):104-105.
        [2] 李肖鹏.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 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21):99-100.
        [3] 索永军.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建 材与装饰,2018(7):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