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郝婧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郝婧
[导读] 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
        摘要: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推广和普及,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要求的不断提升,本文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建筑工程;运用探讨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在多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自身具备的信息传输以及处理能力,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明确,并在结合具体需求基础上进行电子信息技术的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1.1微型化与集成化
        微型化与集中化的电子产品需要根据目前现有的电子产品,在确保各功能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体积方便使用者携带。比如,我们以最常用的计算机为例,老式计算机都是台式的,有主机、显示器、键盘、机箱等组成,缺一不可,这些设备组合在一起造成计算机体积大,只能放在办公室使用,不能随身携带。然而,笔记本电脑的出现改变了计算机的这一问题,通过科技人员的不断研发将电子信息技进行革新和升级,将原本体积庞大的台式电脑变为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的运转主要依靠网卡、声卡、显卡等硬件,三者之间进行集成化处理,在确保电脑原始功能的情况下将它的体积尽可能缩小,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1.2高效化与便捷化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处理以及传输效果,对于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及学习效率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日常生活跟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这也就需要积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各项数据的处理,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跟便捷的信息服务。近年来我国信息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很多企业以及国家政府单位还都引进了办公室网络技术系统,借此来提升员工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3网络化与数字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实现了将纸质信息转变为网络数据信息。目前国家在收集储备数据信息时,更多的是采用数字化存储方式,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数字网络系统,通过光纤和无线通信等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流。在这种方式下,越来越多的资源实现了网络共享,这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特征。使用者利用网络特有的传输功能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这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大简化了传统信息传输步骤。人们在日常办公的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传统的存储方式是将这些数据转存到硬盘和光盘等设备上,任何数据都需要通过载体才能实现存储,这种存储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近些年,“云”数据存储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存储方式,数据存储不再需要特定的载体,人们在工作中产生的数据只需上传至云空间即可完成存储,方便了人们找工作和生活。
2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传感器、高清摄像设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监管,解决传统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不足、巡检不到位的问题。在完成基础数据采集后,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3D建筑模型,并添加构件属性信息,随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目前较为成熟的BIM应用软件也具有较强的智能化处理功能,包括碰撞检测、结构优化功能等,可以为现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还可以通过加入成本要素、进度要素,构建5D管理模型,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此外,在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有效提升各部门人员的沟通效率,包括施工班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针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由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可以确保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3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
        3.1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
        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下,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在积极构建具有自身发展特色建筑网络。消费者在有相关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内容,其可以在网络上享受细致的服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具有决定作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还没有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期间,其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无形中增加了造价预算工作难度,同时还会经常出现因为信息技术水平不完善,使造价预算结果小于实际资金投入,甚至还存在着造价预算远远大于资金实际投入量,这样会很容易使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处于破产的边缘。而在电子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求,无论在哪个位置、哪个时间,都可以准确掌握工程造价方面的相关因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实时监管建筑工程整体造价的动态变化状况,也能全面提升造价预算工作的真实性。
        3.2智能化监控系统在排查安全隐患中的应用
        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使用监控设备实时拍摄实际工程建设情况,由相关线路将所得图像传输至控制室,并由控制室的中央控制模块对图像进行保存与存储。管理人员可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人员的一举一动,确定其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并可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随时调看施工情况,以便排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除了在建筑外部架设智能化监控系统外,也要在建筑内部架设智能化监控系统,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测以及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从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在明确信息化管理目标中的运用
        目前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与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目标方面,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系统性、完善性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根据建筑工程预期管理方向进行详细分析,更能够正确开展工程图纸设计、施工建设方案研究以及施工成本统计等多种工作,进而明确建筑工程整体信息化管理目标。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并不只是将多项数据整合到一起,还需要将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科学管理项目等对多种业务内容进行全面结合,进而实时管控。通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既能够不断协调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又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营造轻松愉悦的管理环境。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具有相当大的市场规模。我国智能化建筑水平和规模还处于较低层次,未来还需要相关企业和人员加大对智能化建筑的研究,使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建筑行业同样如此,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为建筑设计与施工提供便利,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并且有助于建筑功能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建平.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C].天津市电子学会、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十二届中国(天津)2018’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天津市电子学会、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天津市电子学会,2018:107-110.
[2]郝博.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5):250.
[3]刘静.建筑工程中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OL].现代信息科技[2020-05-27]
[4]何文辉.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2):261-262.
[5]王昶卜.论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7(0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