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计价模式是否具有科学性,决定着工程成本的计量精确性,并且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与原有的工程计价模式相比,处于转型期的工程计价模式更加能够保证得出精准的工程计价结论,避免产生工程计价误差。目前面临建筑工业化的全新时期背景,相关部门应当逐步尝试接受全新的工程计价模式,运用创新思路来完善现有的工程计价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工程计价;转型要点
工程计价的本质在于计算工程建设中的各类成本支出,进而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近些年以来,建筑工业化的进程正在迅速得到推进,因此客观上体现了转变工程计价思路的必要性[1]。工程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工程计价思路转型对于提升工程建设效益的价值与作用,结合建筑工业化的全新发展趋势来选择合理的工程计价运行方式,在此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工程计价运行效益。
一、建筑工业化给工程计价带来的挑战
(一)现场成本核定
在建筑工业化的全新背景下,建筑市场交易过程直接决定了现场施工中的各项成本核定,因此转变了核定现场施工成本的传统思路。具体在核定各项施工成本时,技术人员应当做到充分结合工厂化的全新建筑生产模式,进而给出各种建筑施工材料、施工设施与施工人力资源的成本核定处理对策[2]。
例如在预制装配式的项目施工中,关于实施工程计价主要涉及预制件的工厂装配成本,因此需要结合预制装配的特殊工艺流程来核算建筑施工成本。由此可见,工程核算人员不能够局限于简单计算工程资源投入以及工程采购成本的视角,而是应当确保综合考虑工业制造成本,进而给出更加精确的成本核定结论。
(二)施工消耗累计
施工消耗的累计成本主要应当包含机械作业时间、现场人工作业时间、施工材料消耗、施工设施消耗及其他的施工消耗因素。技术人员通过实施累加计算的方式,应当能够实现对于各项施工成本消耗的全面累加计算,从而给出工程成本节约的举措与思路。
目前在工业化的建筑工程转型背景下,施工消耗的累计方式不再仅限于简单进行各项施工成本的累加处理,而是必须考虑到工程承包成本、工厂化的材料制造成本、工程施工进度、工程材料运输以及现场施工安全等各项要素。通过实施全方位的成本消耗累计,最终才能给出更为精确的施工消耗数据。此外,工程施工单位还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发包与项目承包涉及的累计成本,避免遗漏工程发包与工程承包的成本数据。
(三)劳动产品计价
劳动产品计价的基本要点包含工程半成品、工程原材料、工程机械机具以及工程成品计价,上述的各个工程要素都应当被包含在劳动产品的工程计价范围。从工业化的建筑工程发展现状来看,劳动产品的工程计价模式也在产生相应的转型[3]。与原有的劳动产品计价方式相比,具有建筑工业化特征的全新工程计价模式更加重视市场交易成本,运用市场资源流转的角度来实施劳动产品的计价处理,并且应当做到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特性,划分不同类型的工程劳动产品。
二、工程计价应对建筑工业化的转型与升级
(一)工程技术计价向着经济价值发展
从工程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讲,工程技术计价应当包含市场经济因素,确保经济因素能够贯穿于工程技术计价的全过程中。从本质上讲,建筑工业化意味着各个环节的工程施工操作都具有精密性的特征,运用流水作业的方式来完成施工建设的全过程。目前在智能化手段的辅助下,现代工程施工具有更加明显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特征,经济价值因素已经渗透于工程技术计价的各个环节与阶段。
由于受到经济价值造成的明显影响,那么将会导致工程技术计价手段的转型。
具体而言,工程技术计价不仅应当包含建筑施工的技术手段,同时还要包含工厂化的施工技术措施,运用工业化的视角来转变工程计价思路。作为建筑企业应当秉持量入为出的思路来计算工程造价,并且重视各种类型建筑工程之间存在的工程价值差异[4]。在工厂化成本融入工程计价领域的前提下,工程技术计价带有更加明显的建筑工业化特征,避免了人工实施工程计价操作造成的工程计价环节误差,全面保证工程计价的数值结论具有精确性。
(二)生产成本定价向着市场信息发展
在目前的现状下,建筑市场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生产成本,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由于受到建筑市场信息的影响,那么将会造成波动性较强的建筑生产成本现象,而且相应的生产成本定价也处于变化过程中。建筑市场信息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建筑生产成本并非静止的,而是应当跟随建筑市场信息产生相应的波动。作为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到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定期计算目前的生产成本定价,避免由于忽视建筑市场的动态信息变化,进而造成建筑施工单位承受明显的经济损失。
例如在制作工程成品构件的环节中,建筑企业可以选择运用外包的方式来制作工程成品的构件,进而达到节省工程构件制作资源以及简化工程构件制作方式的效果。建筑企业如果选择了运用外包形式来制作各种工程构件,那么意味着外包工程成本的产生,企业对于外包成本应当包含在工程计价的范畴。并且,建筑企业通过构建工程计价模型,应当能够做到直观判断各项工程计价数据,密切监控工程计价数值的变化。
(三)造价工程师向着价值经济师发展
作为造价工程师而言,造价工程师应当认识到工程计价模式受到建筑工业化的强烈冲击,并且做到及时转变工程计价思路,对于原有的工程计价方式应当做到合理予以调整。在此过程中,价值经济师的角色更加适合造价工程师,因此体现了价值经济理念融入工程造价领域的必然趋势[5]。造价工程师应当善于把握当前的建筑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工程计价手段,如此才能做到充分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建筑市场形势,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除此以外,造价工程师对于建筑工程应当将其视为完整的工程产品,结合工程产品的消费群体需求来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建筑工程产品只有满足了特定群体的消费者偏好,那么才能体现良好的工程产品经济效益[6]。从价值经济师的角度来讲,作为新时期的造价工程师需要做到全面把控工程市场需求,结合现阶段的工程市场消费需求来衡量工程产品的真实市场价值。造价工程师应当展开深入的工程市场调研,从而做到充分了解工程建筑的市场消费需求。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工程计价模式如果要适应现阶段的建筑工业化整体转型趋势,那么应当逐步转向市场信息与经济价值的全新计价方式,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改造原有的工程计价模式。并且,作为工程计价的具体实施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门业务素养,善于运用信息科技手段来实施工程计价处理,确保工程计价模式能够达到提升工程建设效益以及节约工程成本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施桂兴.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6(08):120-121.
[2]李博.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水电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9,11(08):92-93.
[3]苏金莉,郑晓鲁.基于WBS的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清单计价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9,39(11):41-43.
[4]刘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公路工程成本估算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3(04):217-218.
[5]张红标,颜斌,刘建明.建筑工业化下工程计价的转型与升级[J].建筑经济,2018,39(09):11-14.
[6]苏金莉,郑晓鲁.基于WBS的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清单计价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9,39(11):41-43.
作者简介:姚远(1986.10-),男,汉族,山东淄博,大学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