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规划是指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土地管理部门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土地资源重新划分,实现土地综合性利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土地资源压力。与传统重力型模型或梳理统计获得地理信息的方式相比,现代化土地测量技术更具科学性、精确性与实时性,并以GPS、GIS以及RS为主要表现。
关键词:土地测量;土地;土地规划
1.土地测量对土地规划的指导意义
土地规划任务实施过程中,加强操作人员土地测量的力度是为关键所在。作为土地管理任务的核心内容,土地规划涉及众多信息,其包含土地质量、数量以及地理位置等重要数据信息。因此,土地规划设计开展之前,首先必须将土地信息收集完整,并经系统处理和整理完成后,便可以此为依据实施规划设计任务。另外,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的构件提供详细的理论资料,以确保规划工作顺利开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处理功能可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可利用土地使用远景规划与利用方式预测来实现土地布局的设计以及结构的优化。
2土地测量技术
2.1RS
作为土地测量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遥感技术对于地表图像的获取主要依靠卫星摄像设备完成,并以专用软件处理后转化为信号信息传输至技术中心,技术人员再以此信息为依据,并结合测区实况的分析,最终获得可直接服务于土地规划的信息,该技术的应用特点在于测量面域广、实施成本低以及信息获取实时等。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情况的动态性检测大多采用遥感技术实施,其能对于土地变化趋势做到准确、及时的掌握,进而可为土地后续管控、利用以及规划任务的进行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2.2GPS
GPS技术目前的使用极为广泛,而且在使用时能够不受地形、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能够获得良好的测量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GPS技术进行测量十分精准,即使在列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该技术也是目前灵活性最高的技术之一,并且GPS的操作程序也十分简单,能够提升土地测量的效率。
2.3GIS
GIS技术的应用,其可处理地球表层空间的遥感图像、空间定位、图形数据等内容,各因素数据经整合处理后,便可分析处理某一区域内的地理分布情况,形成重要的参考资料。GIS技术是对网络、计算机以及空间等技术的综合性利用,其在资源调查与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充分利用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现实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GIS技术可通过建立特定区域的土地数据库来整合空间图形与属性数据,从而使得图形与数据实现一体化,以数据化、信息化的方式更加利于土地规划管理。
2.4全站仪
全站仪主要进行距离和角度的电子测量,能够测量两个位置的水平距离和偏心等等。全站仪技术系统包括电子补偿设备、电子经纬设备、测距仪器等等,这些设备再结合后能够较好地满足相关的测量要求,获得一块土地的基本信息。
3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3.1土地利用调查时的应用
科学的土地调查体系是保证土地被合理规划的前提,通过展开有效的土地资源调查,能够获得测量区域的总面积,测量区域的开发情况等条件,再将所获得的数据绘制地图和土地利用图,就能够将土地的情况直观地表显现出来。这种方式具有极强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对土地的开发情况表达精确。在获得这些情况之后,规划工作前就可以制定更加准确的土地规划方式,保证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并且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稀缺问题对我国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虽然我国的拥有广袤的领土,但实际可利用的土地比例较低,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推,土地不足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为此,土地调查工作水平提升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于技术上的优化主要是优化GIS技术、遥感技术等等,并且对数据进行模块化的采集,能够保证数据的利用效率。利用GPS技术可可以及时掌握土地空间的信息,并且能够使对土地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从而获得全方位、实时的数据,具有极高的科学性。
3.2土地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界定工作是土地规划工作当中十分关键的工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土地的开发环节、利用环节和复垦环节,对土地能够实现稳定开发有着重要的做用,而对其技术进行提升,可以让土地的资源开发变得更加全面,对构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也有重要的做用,并且也能够帮助土地管理工作实现模块化,帮助土地审批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土地测量技术,土地测绘和勘测能够得到优化,尤其是充分利用模块化的工作方式,建立数据信息库等等,最后整理出来的数据可以更加的客观和直观,对土地当前的情况可以准确的反映出来。使用RTK技术时,需要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反馈到基站或者流动站,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再计算出最后的结果。目前,RTK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模式,对土地勘测定界记住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做用。在进行勘测定界时,使用GIS技术时必须的,合理的利用该技术可以保证室内室外工作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并且依靠高校的算法,还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提高自动化处理的水平,保证勘测定界工作的效率。
3.3土地动态性开发及监测
在对土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地的开发情况有实时的掌握,所以需要对土地进行动态的监测。监测工作当中,需要对不同区域的土地现状有动态性的掌握,为了保证结果的精确性和数据的动态性,通常会将土地测量技术使用在土地的监测当中,利用精准并且实时的测量,来满足的动态化检测的要求。通常会利用遥感技术,发挥出矢量数据的处理,利用GPS进行精准定位,保证土地规划心底的动态性以及时效性。
3.4土地执法监察
在执法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到土地测量的相关技术,比如使用GIS电子地图等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土地的违规利用情况,从而做到对土地开发的及时排查,提升土地监察的执法效率。在使用大量技术的同时,还要健全土地建立健全的监察机制,实现土地规划的管理的协调做用。土地资源管理机构需要根据我国对土地管理的规划制度,开展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监督和审查,通过进行严格的制裁和细致的审查,提高相关部门在职能上的完善性。还需要深入落实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制度,对于存在的违规开发现象,必须要及时进行制止。
3.5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土地使用情况实施实况考察称为土地利用调查,其结果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内容主要包含土地面积、利用状况、利用方式以及所在区域的分部特征等。土地利用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土地开发是否合理,利用是否充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来获取经验或发现问题,进而为后续规划提供参考,因此反映出土地利用调查是为一项政策性与科学性很强的任务。地理利用的综合信息可通过RS技术实现快速、动态以及实时的获得。土地的空间位置信息可利用GPS技术准确采集。各类土地信息的汇总分析,则需GIS技术来完成。以上技术的利用可使土地利用调查任务表现出更加简捷、精确、快速以及高效的特征
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对土地进行重新管理和规划是必然的,因此应该建立相对比较科学的管理技术和规范。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当代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可以使土地得到有效的规划,高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实时掌握土地使用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在我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分析,采取合适的土地测量技术手段,通过它们将土地规划合理利用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我国的测绘技术能够足够精准。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我国的测绘技术,掌握更多更加先进的测绘手段,以加快我国的发展,减缓我国土地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丁莉东.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王建平.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