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石凯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5期   作者:石凯
[导读] 现如今,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的数量明显增多
        摘要:现如今,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的数量明显增多,规模也有所扩大,市政道路工程的需求和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相对复杂,涉及的工序、工艺、内容等较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此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对市政工程质量方面采取了很多新举措,但实际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部分相关的管理条例、法规以及准则都不够完善,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虽然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防范措施使工程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目前存在很多不足,在很多细节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导致道路使用寿命缩短或者在预期使用年限内不能发挥最大的服务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后期道路管理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1.1施工环境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所涉及的作业区域范围相对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施工环境。其中可能存在一些与道路施工相冲突的施工项目,如可能通过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或地铁线路施工区域。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原有施工计划做出修改,对工程进度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减少此情况的出现,通常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前需要由相关人员对作业范围环境进行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合理制定施工计划[1]。
        1.2交叉作业项目较多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内容较为复杂,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交叉作业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也比较常见。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子工程之间的交叉作业进行合理协调,相关的负责人也需要事先进行充分交流,才能在实际施工当中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1.3作业面积有限
        相对于公路施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作业面积较小,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比如对于其周边建筑物结构以及居民生活、城市交通的影响等。为了尽可能减少上述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管理方式,对作业的场地面积做出合理安排,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2]。
        2优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2.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2.1.1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工作
        施工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开始前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用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碎石、钢筋、沥青、回填土等材料,上述材料在施工开始前必须经过相应的质量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比如对于水泥材料,需要对其细度、初凝及终凝时间、强度、安定性几方面进行检查;砂和碎石材料需要检测的项目包括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钢筋原材料需要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回填土材料需要检测的项目包括GBR试验、液塑限试验等;沥青材料应进行软化点与延度等方面的检查。同时,也要加强对道路施工所需材料来源渠道的管理工作。道路施工过程中,包括砂、石在内的材料来源方面变化较为频繁,针对施工所需各类材料,必须确保其具备相关的质量证明,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验收时,可以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3]。
        2.1.2合理安排施工人员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当中涉及到较多人工操作的项目,因此在开展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施工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对此可以在施工开始前对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促进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其中要确保技术管理人员与特殊工种具备相关操作证件,质检员、项目队长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和试验员都需要充分了解国家对于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的相关要求,对实际施工操作过程进行规范。


        2.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对于正式施工阶段,需要针对不同的施工内容采用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2.2.1准确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施工开始前要事先进行工程测量及放线工作,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准确测量。依据道路设计的宽度、中线、纵断面高程、施工边线等开展放样工作。在进行放样过程中应以全面、到位为原则,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且要参考此前对于道路施工的调查工作,设置一定的警示标志。
        2.2.2路基施工质量管理
        路基主要发挥着承载路面重量的作用,其稳定程度对于道路工程的承载能力具有关键影响,路基的施工也是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事先进行基底的处理工作,而后对路基进行填筑。其中的首要步骤在于对基底表面的树木和杂草等进行清理,确保其表面具有较高的平整程度。而后对基底土体的压力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存在较大面积的软地基,应及时进行更换或加固[4]。根据路床施工要求,应将中线高程控制在+20mm,横断高程+20mm且横坡≤+0.3%,平整度10mm。对于填方路段路床以下0~2000px范围内,或挖方路段路床以下0~750px范围内,需要达到重型击实标准95%压实度,如果采用轻型击实标准,应达到98%。加强对于路床密实度的检查工作。如果其中存在坑洞,也应根据施工要求对其进行填平。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做好对路基填筑工作的质量管理。路基填筑过程中,应以从下到上的分层作业为施工原则,采取水平回填的方式。回填过程中要做好填土厚度与宽度的控制工作。通常情况下回填土的厚度应控制在30cm左右。同时为了提升排水能力,应使得填土横坡保持在2%~4%。在填土的宽度方面,需要根据填土层所在的高程,对其宽度做出合理计算,一般情况下每侧应增加50cm。在路基填筑纵横向中的任一方向位于坡度大于110°的斜面时,需要将坡度设为4%,宽度2m,合理连接坡向外侧台阶,提高路基稳定程度。最后要将路基进行压实,对于性质不同的填料需要以水平方式,分层分段进行填筑和压实工作,对于同一水平层路基全宽应使用同一种填料,不能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连续厚度要在500mm以上。在填筑路床最顶层时压实后的厚度不应低于100mm。
        2.2.3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路面施工中,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式。在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①要严格依据设计规范进行材料的配比,沥青材料具备较高的粘稠度,并对拌合质量加以有效控制。②要做好对摊铺过程的质量控制,将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摊铺过程中应保持匀速和连续作业,尽量避免中途停止。摊铺过程应以由内到外、由两侧到中间的方式进行,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对于超高路段及坡道,应从低处到高处碾压。碾压速度在通常要保持在1.5-2.5km/h。同时在摊铺过程中及摊铺结束后,都需要做好对温度的控制工作,及时监测温度变化情况。对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需要在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的情况下才能够开放交通[5]。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经济效益。在道路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加强对施工所需材料与施工过程的管控,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程岗,祝倩倩.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J].科技风,2019(23):129.
        [2]庞翔.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地产,2019(15):88.
        [3]何金虎,王飞,曲连峰,罗朝洪,杨乐乐,都松,辛涛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21):70+72.
        [4]孙龙昭.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管控分析[J].居舍,2019(20):139.
        [5]何承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19(07):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