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与城市之间不仅是合作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特点,为提高城市综合水平,应当基于城市自身特点来实施科学的规划设计,立足于城市发展实际情况,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要明确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建筑设计的相关概念,以便认清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以保障城市规划设计质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重要性;注意事项
引言
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组成因素和文化名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城市建设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对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城市文化的表现有着显著的影响,故其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城市规划相比较为单一,城市规划内容较多,包括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内容,还含有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内容,是范围比较广的学科,它的对象是城市,目的是为了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的方案。而建筑设计则是以建筑为对象,主要是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对建筑的功能和外观进行设计,看其是否相匹配,对建筑周围进行设计,使其符合城市的发展需要。总而言之,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建筑设计影响城市规划设计,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影响城市的建设。
2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2.1?城市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城市这一概念包含着诸多内容,建筑是其中关键要素之一,建筑规划影响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又能为城市建设提供依据。这是因为在确定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后,可通过城市规划的大方向和目标,来创新建筑设计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使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统一。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性考虑,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借鉴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优秀经验,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作出相应设计。把握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内部联系,科学布局,以便于为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在实施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不可脱离城市规划内容,其不仅要设计建筑项目的自身空间,合理利用空间资源,还应当发挥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保障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从而推动城市建设,维持整个城市的顺利运行。
2.2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具有约束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进程不断的推进,城市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下,城市的建设需要出台一些强制性的措施对建筑的设计进行控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对城市进行区域细分,分清各个区域建筑的各种指标,比如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的体型、建筑的颜色等是否符合建设[6]。指导建筑设计师在初期设计某区域的建筑时考虑这些约束指标,保证其设计的建筑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符合城市建设的硬性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保证建筑适合该城市的建设发展。
2.3有利于城市发展建设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和存在的时间都是非常久远的,因此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长远考虑,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设计,如果跟不上城市的远期规划,就会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和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随意进行更改,否则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和布局,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也会造成一定隐患。设计要对建筑风格和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好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的名片,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4能够推动城市生态平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筑设计应将绿色设计与生态平衡相结合。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绿色环保,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筑设计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虑,要将资源的高效利用、环保、绿色节能等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居民和建筑在青山绿水中的和谐共存。
3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策略
3.1建筑设计要科学合理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考量的重点,确保所设计的建筑能够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另外,建筑设计除了考虑建筑本身是否协调,还要考虑建筑与道路、城市环境以及市政设施上面是否协调。所以,建筑设计要严格依照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标准,打造出科学合理的建筑类型。
3.2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建筑设计要符合土地利用强度,就需要对城市建设项目的容积率以及建筑密度进行审核,从而保证土地利用符合城市规划,以免出现天际线混乱的现象,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城市建设规划质量。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审查中,要重视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以及服务配套等,使其符合相关规定。
3.3加快社会资源配置模式转型
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在城市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提升社会资源的价值性及合理性。社会资源是社会稳定及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科技资源、生产资源、教育资源、维稳资源、商业资源、农业资源及组织资源等,具体如下:第一,在进行其转变社会资源配置中应侧重于资源价值性、合理性发挥,社会资源配置应该以大多数社会群体及个人利益为主,将社会资源的价值发挥进行充分体现,规避浪费资源、剩余资源及不合理资源配置。第二,在转变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该以平等为原则,社会资源配置中一定要采用均匀、平等的原则,例如: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应该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性,对重点学校、学区等进行地域平均设置,而不是强调高干子弟及经济构面。
3.4提升自然生态基础的科学利用率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规划者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根据城市现状合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开展规划设计,提高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在现今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人工生态系统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而原始生态系统的利用率较低,虽然人工生态系统也能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但是却不如原始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性强。为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原始自然生态基础的应用,充分发挥其自身功能,并通过与人工生态系统的结合,优化城市整体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另外,还需加强对太阳能、水能、风能等的科学利用,通过各类生态能源的科学利用,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5土地布局的科学规划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为加强土地资源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规划者要严格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根据城市环境条件及用地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参照城市保护要求、总体规划要求、规模大小、产业结构及性质特点,对城市土地结构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生态环境系统构建的有效性、可靠性。
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它致力于确定城市的功能和方向,主要实现对城市资源和空间的科学合理利用。建筑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建筑的功能和建筑的美观度,使得建筑能够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和谐。因此,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指导建筑设计的进行,建筑设计乐意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灵感。二者和谐发展符合城市发展需求,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品味和形象。
参考文献
[1]黄伟春.试析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设计原则[J].建材与装饰,2018(52):67-68.
[2]杨京玲.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2):29-30.
[3]张振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01.
[4]杨长俊,曾福明.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关系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9):126-127.
[5]刘昆郧.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