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地下室设计对建筑整体而言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同时涉及到的工序以及领域也是非常多的,一旦设计中出现不合理之处,会给后期使用留下安全隐患。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难点及方法,首先分析地下室结构设计,然后再对地下室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物数量的增加导致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减少,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的出现,不仅很大程度的缓解了我国城市用地的压力,也大大的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的设计中,经常伴随着各种地下车库以及地下室的设计,这些工程为了充分的利用建筑空间,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从而深埋了地基,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等。
1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1.1 抗震结构设计
地震等不必避免的自然灾害,不能预报时间,但可以在建筑结构上得到预防。再设计上,应考虑建筑地区地理环境影响,不同情况,设计的地下室抗震方案也不一样。设计方案上,地下室作为建筑物地基的一部分,不仅应考虑建筑基础效果,还应考虑当地地理环境的要求的抗震等级,还需要考虑建筑整体的层级、地下室埋深、地下水浮盈、地下土壤类型等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1.2抗渗抗浮设计
建筑工程除基本的防水及抗震问题外,还要考虑由于雨水气候或地下水位过高时是否会引起建筑结构上浮或雨水渗漏现象。试想,如果地下室因设计不规范,或者因为施工过程蒙混过关,造成漏水,结构变形或者墙体扭曲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基础。榆次同时,若出现抗浮水位设计不良,不规范,还将会造成地下室相关使用材料成本升高,施工困难和施工周期延长。
1.3超长结构设计
实际设计中,一些建筑单位为获取更大利益,违规设计,违规建设,超长结构设计地下室。给楼层质量带来安全隐患,理论地下室结构应在四十米到55米之间。结构过长将扩大周围环境对于地下室造成的压力和约束程度,极易产生墙体或平板裂缝,影响地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出现安全隐患。
1.4管线布设
日常生活生产离不开市政管线,市政管线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结构中,或单独敷设,或以综合管廊的形式布置在地下室。管线布置的位置将对地下室的人防、车库等结构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考虑管线布设问题,合理布置管线,以达到地下空间的最有效利用。
2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2.1地下室的抗震性能设计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工作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并且其抗震性能得到了广泛重视,尤其是在一些地震多发的地区,由于地下室抗震性能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防震性能,所以关于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抗震性能自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地下室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根基,对于地下室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需要建立足够的地基,要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应当保证地下室的足够深度,根据地下室的抗震性能设计理念,为了建筑物的安全,建筑的高度要与地下室的埋藏深度成正比。
2.2地下室的抗渗、抗浮性能设计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是以外原因而导致的大雨或者水分下渗的情况,所以,建筑地下室的抗渗、抗浮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提高建筑地下室的抗渗、抗浮性能,则需要适当提高建筑基坑底部的设计高度,而这个高度的提升必须是在相关建筑设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施工工具尽量应用无梁楼盖和宽扁梁,它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室部分的高度,增加建筑的抗浮、抗渗性能。
2.3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处理
在建筑物中,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出现超长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自然不利于提升地下室质量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地下室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带来的压缩力和约束力影响而产生裂缝,所以说,就要寻求方法来解决裂缝问题,一般来说,即可以采取增设后浇带的方法,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当的膨胀剂,提升钢筋混凝土抗拉力等方法,以此来防止裂缝的出现,从而保证建筑地下室的工程质量。
2.4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
对于地下室外墙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其能够承受足够的建筑上层压力,而设计的重点,就是混凝土、水、钢筋的比例问题,建筑物地下室的外墙通常承受了来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的压力,建筑物周围的土层对地下室外墙造成了水平方向的压力,而地下室上层的质量给地下室外墙带来了竖直方向的压力,即使是大风天气也会给建筑物的地下室带来一定的压力, 种种因素导致的压力,都需要建筑地下室设计师通过合理的设计,在充分考虑到建筑地下室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况下的压力承受情况下,再对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水以及钢筋的比例进行合理规定,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在确保足够的安全的情况下对材料进行适当的节省,在成本不超过预算的情况下确保地下室外墙抗压能力。
2.5地下室的顶板结构设计
地下室顶板的设计十分重要,对于地下室顶板设计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地下室的顶板连接了地下室和建筑上层,对于地下室顶板的结构设计,要在充分考虑科学高度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合理的计算获得其承载力数值,其质量和性能高低关系到建筑物地下室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功能协同性,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地下室顶板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下室顶板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建筑功能实际情况进行。某些功能性的建筑物,其地下室结构设计还必须要考虑到防爆能力。
3结论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和施工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工程地下室的功能也越来越重要,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举足轻重且较为复杂。而此时,人们对于建筑的各种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地下室的建设能否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其他相关功能,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造价、建筑结构安全,在建筑地下室的设计中,建筑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类影响因素的存在,通过合理、可行的手段,通过对地下室结构的合理设计,来进行优质的设计,确保建筑整体效果的完整性,以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茂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62.
[2]周开富.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探究[J].低碳世界,2019,9(12):183-184.
[3]邹桂明.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门窗,2019(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