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对于创新的呼声很高,各行各业都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所以,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小学教学中,这一阶段的教学作为学生的启蒙阶段,只有从小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才能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而且这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正所谓是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核心就是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策略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思维等意义重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创新思维是不同于传统思维的,其本质就是追求新颖,是对现有的事物认识的超越。创新思维运用于学生教学方面,就是指学生的直觉、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这个过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首先需要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把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方法转变成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方式,要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还要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环境,还需要采用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最有利的培养其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条件。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首先对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教师有敢于创新和改革教育方法的勇气和胆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2.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彩生动的教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并通过有趣的游戏或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故事情节等,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适当地自我发挥,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信心。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提高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拥有独立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能力,才能够拥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一旦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引导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教师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知识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这样的定位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展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都明显提升。
2.3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对知识点进行课堂讲解,点拨以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设立自由式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融入游戏互动环节。游戏的互动对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还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地去配合教师以及主动去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维创新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学生在培养自身创新思维时,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是很难去进行的。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是有限的,他们见过的事物往往比教师的少,因此在许多方面都需要与教师进行互动,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来解决自己在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比如:教师在《静夜思》教学中,先让同学朗诵诗歌,把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教师再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成员来回答,再把每一小组成员的答案进行对比,对每一名成员的答案进行点评,哪些地方值得同学们借鉴,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也会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以及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4鼓励学生大胆学生想象力
创新思维的培育伴随着想象力,想象力的发展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认知,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应当根据学生的想象力情况进行再造想象训练。例如引导学生根据某些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是图像,在脑海中构建生动形象的事物表象。由于小学语文教材通常是图文并茂,给学生提供了有利的想象条件。小学语文教材中为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适当引用,引导学生续写文本,延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狼扑向小羊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有的学生认为天外会飞来一颗石子打中狼的脑袋,把狼吓跑了。有的学生说狼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老虎正追着它的孩子朝这个方向跑来。也有的学生认为小羊被吃掉了,小羊的爸爸妈妈十分伤心。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单纯,能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充满想象力,并且十分有趣。教师便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看法。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能够续写文章。
2.5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问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自学,在预习阅读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伟大的友谊》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指导学生抓住课题伟大的友谊这一中心,归纳形成这样一组辩论题,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得出结论:伟大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基础上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表达看法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阅读文章的分析能力。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使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质疑和敢于创新通常可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词语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重点句段提出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类型特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3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其意义不可忽视,教师应该认清自身的责任,认真地开展语文教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的领域,为学生拓展自己的世界,还可以不断研究教学的新方法,掌握新技术,精心设计语文教学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J].中华少年,2018(13):206.
[2]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8(11):79.
[3]姜琪,王学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