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5期   作者:高愉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新的教学观念渐渐的深入人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新的教学观念渐渐的深入人心,高中数学学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挑战。高中数学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同时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课堂当中全面的掌握高中数学知识。高中生反应能力快,思维敏捷,数学学科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是容易自己进行探索并且解决问题的。那么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开阔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本文对问题导学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做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对策、应用探究
        问题导学法是适用于当今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的新型互动教学法,它不同于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教学是通过教师向学生逐层递进的提出问题,再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这种新颖的互动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师生之间“照葫芦画瓢”的教学弊端,通过学生小组之间进行问题的探索,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以提升。
一、提问时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教师进行提问,是问题导学方法最常用的教学方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数学知识的积累,高中数学随之也增加了相应的难度,因此对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经常直接给学生讲解问题的难点,然后教师自己解决难题让学生去模仿自己的解题步骤,从而攻破难题。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学习的效率都不高。而且当学生在遇到同样类型的难题时,因为学习效率不高,很容易再次解答不出来,导致了教师又需要耗费大量重复的时间去给学生讲解。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困难时,就要积极的去用问题导学法来帮助学生走出困难。
        问题导学法中的提问式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给学生讲解问题的步骤和答案,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等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掉难题。通过提问式教学法,教师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对于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奇偶函数时,学生不易分辨,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奇偶函数的概念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能更加清楚它们之间相互的区别。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面对函数y=x2和同函数y=x5,则f(x)和f(-x)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这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探讨再结合之前学过的奇偶函数的概念,就会得出相应的结论y=x2,f(-x)=f(x),y=x5,f(-x)=-f(x)。学生在得出结论后就会自己总结出奇函数和偶函数就是f(-x)=-f(x),f(-x)=f(x)。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牢固,可以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出相应的练习题。通过这种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教师从知识性质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形式中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住知识点内容,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促使上课效率得以提升。
二、互动式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互动是日常生活学习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离不开互动。

同样互动式问题导学法也能够很好的在课堂当中运用。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高中课堂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经常采用固定式教学的方法挤满课堂时间,即教师上课进行讲解,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教师再去布置相应的题目练习,最后学生再去做题。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主要是教师想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的利用上,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教师能快速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这样的课堂过于的枯燥乏味,再加上整堂课进度较快,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渐渐的使学生自身产生相应的心理负担,从而学习效率随之降低。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求了教师必须要与学生产生互动交流,从而促使课堂形成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述“随机事件概率”的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可以用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调查的形式来实践探索问题,如一起通过网络查询并记录最近的天气状况、气温温度等等。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以及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就去在调查数据的过程中慢慢的探索,最后就会明白必然事件、可能事件及不可能事件在随机事件概率中的具体概念。这样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既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在探索中慢慢的自己去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
三、生活式问题导学法
        数学是一门与贴近日常生活,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计算公式,它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将自己所教学科与实际生活相互转化,把抽象不易懂的数学知识点转化成学生容易了解的生活知识。这样的转变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产生更好的理解。同样,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再次遇到比较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时,自己就会去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能更好的理解新的数学知识。
        如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在学习“几何概念和基本理论”时。学生无法理解几何概念,更对几何概念没有任何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将问题生活化对学生进行提问:“假如学校明天要举办教师大会,那么学校是应该通知全体教师,还是通知某一位教师呢?”这种问题虽然看着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它能成功的引导出知识点“几何”内容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较难的知识点,提高之后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描述,高中数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科,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厌烦的情绪,从而使在课堂的学习效率降低。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高中数学真正感兴趣,才会愿意去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所以,这就要求了教师要高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的使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科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金丽.《浅谈如何构建和谐高中数学课堂》[J].科学大众,2017(4):11-12.
[2]杨凤霞.《运用多媒体教学让高中数学课堂更精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3):20-21.
[3]霍吉智.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71-72.
[4]孙艳芳.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