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实施德育教育,是所有科任教师的教育使命,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及适应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端正对待社会、自然科学的态度,形成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拓展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渗透德育的理念,争取创造更好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德育教育
1小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相信都听到过“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句话,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理念,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相关部门也陆续颁发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已经明确指出,要针对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力度,小学生因年龄比较小,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为意识与道德品质正处于重要的培养阶段,因此,教师更应当重视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逐渐将德育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不断加强实施力度。小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无法分清是非,这样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小学生出现错误的行为举止,减少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帮助小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当中,教师只顾着提高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交流。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学生在上课时就会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习效率就会非常低下。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促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例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状况,要立足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帮助。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当学生提出意见时,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要不要采纳,而不是一味的拒绝。除此之外,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应多多的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比如,一个学生如果犯错了,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和呵斥,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学生上交作业之后,教师通过评语如“有进步,继续加油”等这些,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学习的鼓励,让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营造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能大大地提升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师生情感的升级,让整个班级能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更多的提升。
2.2结合教学管理日常学习及行为规范开展德育教育
教学管理不但包括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也需要对其学习生活全过程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科知识积累也得到一定程度锻炼,如果能够在班级课堂教学及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教育,将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内容,在学生学校团体活动中渗透团结互助的优秀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教学生活全过程和学科教育关联性渗透方面获得更多的德育教育。
2.3尊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来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内容与实践活动相整合,使学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能体会此次活动的意义并明确活动中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存在失误,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内化德育教育。例如,小学生基本能够自己穿脱衣服、整理书包及书桌上的用具,但由于部分家长溺爱孩子,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开展穿衣和整理用具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度最高且最整洁的学生获胜。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积极表现,希望赢得教师的奖励(红花或五角星等),甚至还有学生在完成比赛后去帮助同学。此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尝试帮助他人。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帮助的温暖,从而学会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其他有关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如在植树节时开展植树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绿色出行等理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2.4注重榜样教育,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而现在,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落后,同时信息也不太发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一些小学中仍然存在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致对待,不认真授课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对小学生的德育一样,教师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教育才能够形成的。同时,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常常会出现新的员工,所以对教师进行长久的教育,包括新老教师一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当教师具备合格素质时,学生会自主地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融人德育,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5通过家校互动为德育教育助力
德育教育并非是学校教育的单一教育,家庭作为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小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品格养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发挥着学校德育教育的延续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完成“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两者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促进。因此,在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时,学校要给家长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科学的指导,给家庭教育动力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完善家庭教育,让家长摆脱在教与养的问题上焦虑情绪,将家长粗暴应对教育问题的现状进行指导和改进。这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做好学校德育的延续,为德育教育助力。针对家庭教育,某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指导互动,比如:家长专题工作坊活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分享指导,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开展线上家长交流群,针对学生教育的科学方法,定期地进行整理,并发送给每个学生家长;开展家长沙龙活动,组织家长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同时科学地引导和改变学生的不良思想和习惯……学校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以家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增加了家校的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科学教育水平,促使家庭教育为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3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教育中,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渗透能很好的实现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探索更多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渗透办法,是小学教师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寇勇.浅析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8.
[2]潘桂梅.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200.
[3]谢丽娟.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艺术科技,2017(1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