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苏惠慧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5期   作者:苏惠慧
[导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在各个学段的应用都相当广泛,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在各个学段的应用都相当广泛,它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清晰化,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知识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知识体系结构纵横交错,知识点丰富,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迅速让学生建立起知识构架,理解历史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引言: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它可以指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知识结构,健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科学记忆历史知识点、快速理解历史内容。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有着明显的特点,其制作灵活,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进行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全方面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没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在制作时可以根据知识特点进行创新,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新时期,教学理念发生变化,不再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适应了新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是由一个知识组织发散成多个知识构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学生能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思维发散,在脑中建立一个历史知识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历史学习质量。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变化多端,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促使学生思维的扩散。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利用它进行授课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一种启示,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教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1]。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知识错综复杂,知识点庞杂分散,学生无法系统的学习历史知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因此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思维导图将复杂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历史内容。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处于一个初步的形成阶段,用思维导图将历史内容呈现出来,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迅速的消化知识。例如,在学习《原始农耕生活》一文时,课程内容比较多,而且涉及的方面比较庞杂,因此教师就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将原始农耕生活为中心点,将其他相关知识点用思维导图列出来,并交代出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给学生们捋顺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课程重难点。


        (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历史是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无法构建起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丰满历史体系知识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章时,本章讲的是隋唐从统一到灭亡,唐朝从建立到兴盛再到灭亡的历史轨迹,整个历史时期中有着太多的关键性历史事件,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唐朝的兴盛期称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小的知识单元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学生要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就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历史体系,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建立两个小的思维导图,一个是隋的灭亡,一个是唐朝的兴盛,两个思维导图之间用箭头进行连接,并标注朝代更替的原因,将其他知识点各自列于导图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2]。
        (三)运用思维导图建立历史知识纵横联系
        历史知识有着明显的时间特点,时间是记忆历史知识的关键点,教师以历史时间为切入点建立历史思维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时间来记忆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纵向和横向发展都是以时间为节点的,有的历史事件是以当时时间为顺延而发生的,有的则是经过较长的时间纵向发展的,学生有时候就难以分辨,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列出来,让学生有一个时间概念,记忆起来更简单。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里面的关键性时间很多,很多时间是战争拉响警报的关键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多时间相距较短,事件较为相似。教师如果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列出来,学生就会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课程的重点内容,学生对课程能有更强的时间观念,记忆起来十分方便。
        (四)运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初中历史知识点比较分散,很多章节有着相同类型的知识点,或者完全不同的知识点,学生要么是知识记忆容易混淆,要么是知识记忆容易颠倒,总之知识难以分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知识内容之间的不同或者相同,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建立这种思维导图,一般多用于复习时。复习时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相当广泛,教师要认清思维导图的作用,在历史课堂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创造不一样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陈雪莲.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224-225.
[2]吴浩.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略谈[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8):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