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政治教学研究郑小龙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5期   作者:郑小龙
[导读] 现代教育教学策略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
        摘要:现代教育教学策略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并与当下我国主流社会思想价值观相匹配的。为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掌握初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前提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政治教学;应用
        1核心素养内涵
        1.1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初中生对于整个社会制度和当下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真实看法,会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政治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当下的时政新闻,让学生认识到一些深刻的政治意义。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联系重要的热点新闻,让学生从多个层面了解到当下最热门的社会事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从而对社会性质产生正确的观点。例如,在“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小节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当下的国情和建国初期的真实情况,并附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重点内容都摘录下来。借助这样的方法,可使学生认识到当下我国的变化,并通过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让其对民族振兴产生强烈的信心。
        1.2法治意识
        教师要想让法治意识尽快融入初中政治课堂,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方式,积极教导学生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敢于和一些恶势力斗争到底。例如,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可结合课本和案例,重点讲解法治这一理念,并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等讲解这些知识,让学生知法、用法。又如,在开展法治教育的时候,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热点新闻,甚至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阐述,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派遣小组代表阐述结论。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进行鼓励、表扬。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进行案例模拟,因为当学生处在这种情境下,面对特殊情况,知道如何利用法律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1.3文化基础
        初中政治课堂内,教师要不断进行挖掘渗透,适当地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将知识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逐渐积累一些重点内容,如人物典范、名言警句等,政治教师应积极挖掘这些知识点,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对其进行必要的扩展,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例如,在讲述“爱国主义”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选择恰当的时机,切入岳飞的《满江红》,让学生从心底深处认识到国家强大对于人们生活安定的重要性。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起到一个先锋的作用,不要只是满足于教授教材内的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熟悉中华文化,树立经典的文化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1.4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素养主要是指公民主动且有序地参与相关的活动,承担起一定的公共责任,维护大众基本利益的素养,因此教师要培养初中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就应该努力践行公共精神。首先,要将其看作是一种意愿,即具备主动参与的热情;其次,按照相关要求,合理、有序地参与;最后,认识公共参与的主要内容,既要承担公共责任,又要践行公民的义务。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模拟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采用分析、撰写等方式探讨社会类的话题,这实际上也是培养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可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公共事务进行深入调查,主动分析其中的背景、意义和缺陷,然后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并撰写报告,这样既能让他们更加了解整个社会,还能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
        1?初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优势
        第一,应用核心素养能够帮助教师转化教学观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可以转变课堂教学角色,学生更加自主投入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以此能够减少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压力。第二,初中政治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在讲课过程中需要较强的专业性。

在备课工作中教师仅有的政治知识,往往不足以组织教学内容,所以,教师需要计算机软件进行必要的辅助。第三,在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政治教学中的难点,只要掌握了要领,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第四,若是想要学生自主投入到政治课程学习中,就要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核心素养多数是以崭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初中政治教学实践分析
        3.1教学模式的革新
        教学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由于不同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初中政治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初中政治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就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传统的灌输模式严重不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为了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政治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变化,成为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应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之下,初中政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有所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十分明显。
        3.2采用情境教学法,注重情景的导入
        这样才能提升初中政治教学的活力和效率。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政治理论和水平的提升,二是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运用相应的政治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理论是基础,实践动手能力才是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密切初中政治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教师在讲述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个主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一些法律知识,还可以运用情境导入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法律知识,学生对生活中的法律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这样不仅既能够完成教学的任务,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3.3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习资源,也是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的最重要载体。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指导。教师要对整个教材进行整体把握,重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教材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内容过于抽象和概括,所承载的内容比较少,这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教师要立足现有的教育资源,对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来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初中政治教学必须改进教育教学策略,本文基于工匠精神和合作学习,分析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思路。当下,新教育时代下,初中政治教育策略绝不仅仅是应用工匠精神和合作学习法那么简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更好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政治教学策略还有待教师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雪雅.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79.
        [2]霍研研.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93+95.
        [3]黄发光.初中政治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07):84.
        [4]惠东海.核心素养下初中政治中的时事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85.
        [5]贾洪波,曾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