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5期   作者:蒋荣新
[导读] 为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在我国不同类型的教育中,中职教育是比较重要的一种,中职教育是对中国历年来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和改革,国家为发展中职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社会发展方面,中职教育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想品德教学目前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想品德 问题 措施
        【引言】:在新的教育时期,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学突显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导致思想品德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以及良好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意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点,更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仅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忽视了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所以中职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问题找出应对之策,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一、中职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被轻视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有限,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因中考成绩太低,无奈之下才走入中职学校大门的。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甚至道德品质有问题。在学校不思进取、行为不端,更有甚者顶撞老师、欺负同学,就读职中纯属混日子。他们缺少人生理想,没有奋斗目标,文化知识不想学,专业技能学不会,厌学情绪与日俱增,致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难度很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从目前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以自己“讲”为主,学生被动“听”的比较多,而不认真的去探索去思考和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状态消极和被动,内容枯燥单调,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式,虽然大多数教师也都清楚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积极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很多中职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以口述式教学为主,没有积极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比较低。除此之外,由于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直接照搬教材,或者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缺少创新,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从根本上获得提升。
(三)教学内容枯燥单调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效益与教学内容是直接挂钩的,教学内容越丰富、灵动、精彩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越高,被学生吸收和内化的知识点也就越多。但是从现阶段中职思想品德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除了教参和教材之外,几乎不再有其他的参考资料,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教材或者教参上的知识点,没有课外的延伸,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参与积极性也较比较低,导致课堂教学效益无法实现最优化。
(四)教师教学效果不突出
由于中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普遍不感兴趣,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一直不明显不突出,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挫伤,所以也就很难在教学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和时间,很多教师宁可去上一些专业课程,也不愿意教思想品德课程。除此之外,中职学校的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是中职学校的很多教师几乎都是一毕业后就来校任教,虽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大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阅历不够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种教学显然与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不相符。

任课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还有一些是代不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老师,或者是五其他课程可以上,为了晋升职称只好找一门他们认为简单的思想品德课程来教。这些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相对简单,不过多思考教学方法,上课怎么不费劲就怎么来。课堂上单向的理论灌输较多,鲜活的案例分析较少,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改进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学采取的措施
(一)重视课堂教学互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只有教师参与而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就是无效的课堂,毫无教学意义。结合教学课堂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要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的进行课堂提问,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不要急着给予肯定或者否定,可以和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和探讨,比如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是否还有其他的思考方式等,通过这种途径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积极运用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资源,使其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辅助性手段。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学变得更有趣,也让思想品德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譬如,如今信息技术非常发达,学生对网络、计算机等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方式,比如在课前制作一个微视频,上传到班级群中,让学生提前观看视频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动态化、趣味化的视频,相对于枯燥的口述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优化。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上的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相对而言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围绕教材进行,但是不能仅仅照搬教材内容。如今是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善于从网络上寻找一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素材,以此充实课堂,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当下比较热点的话题,将其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又能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学校的办学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该学校师资力量来决定的。师资力量越强,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越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必须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去校外交流,或者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教授来校开办讲座,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结束语】: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中职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和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现状,找出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中职学生接受更好的品德教育奠定基础。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上下齐抓共管,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该积极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并注意以生为本,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内化到学生的骨子里,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更好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春雁. 中职学校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付晓华.新形势下加强职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分析[J].河北企业.2010(02):67-68.
[3]周继新.针对中职学生行为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