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若干年来,中职招生门槛降低,生源素质有所降低,学生管理教育中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文章认为,中职院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同学们在学习、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和行为,在管理教育中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
古语有言,“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现代行为管理学理论指出,个体在尚未受到激励时,只能发挥本身潜力的两成到三成;假如受到充分而正确的激励,很可能发挥出自身潜能的八到九成。它意味着,同一个体在受到充分而正确的激励后才能发挥和能力提升,比没有受到激励前多出了三四倍。如果中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教育中,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同样能够获得理想的激励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中职院校的管理和教育水平。
一、中职学校要设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教育激励机制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设立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从下列四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激励作用,实施必要的奖惩激励机制,实施情感激励措施以及目标激励机制。
(一)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激励作用
众所周知中,教师和同学们每天都会相处,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它对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培养他们的可塑性,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可靠的帮助。教师的仪表形象、言谈举止、修养水平、知识根基等,都会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榜样示范效果。教师应该随时注意本身的言谈举止,以模范行动引导和影响同学们的思想和行为,尽可能地调动同学们的主動性。
(二)实施奖惩激励机制
奖惩激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奖励旨在从积极强化的角度,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惩罚旨在从消极强化的视角,约束同学们改变或者消除自身错误的、消极的行为或者思想。采取科学的奖惩激励制度和方法,以尽可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恰当而准确地表扬各位学生,以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如学生的成绩进步,哪怕仅仅是稍微提升,也要适度地表扬他们。表扬的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杜绝空洞无物的表扬,要依赖具体的表扬内容,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采取灵活多样的赞美策略,是值得借鉴的方法。
(三)制定情感激励机制
教师在开展班级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每个同学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状况,切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始终把每位同学放在心头,掌握这些学生的困难状况,帮助同学们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而且应该在允许范围内,充分地满足同学们的合理要求。决不可放弃、疏远“后进生”,更不能对他们冷漠或者打击,应该为他们提供持久的、耐心的帮助。被人关心的欲望是个体骄傲的形式之一。如学生认为老师负责,对自己充满了关爱和关心,学生就会在情感方面和教师相遇,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共鸣。所以,教师应该带着充沛的情感进行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如此方可获得理想的管理、教育效果。
它可以触发双方的情感共鸣,沟通双方的思想以及情感,做到彼此信任和相互尊重。
(四)实施目标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应该引导各个专业设置相应的目标激励制度,要求学生设定各个阶段的学习、培训、体育、社团、成长、成绩、宿舍管理、全面发展等多种目标,而且要持续地激励学生实现此类目标。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同学们树立相关目标,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学生在制定各种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目标设置的内容性、可操作性,而且要具有较强的方法性以及实践性。结合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目标,以更好地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教育中运用赞美理念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该在适当场合赞美。表扬学生的时候应该注意具体场合,要结合自己的表扬目的。假如仅仅是为了鼓励某个学生,让其未来持续发扬某种优良品质或者精神,应该进行个别表扬。如既要鼓励学生自己,又号召其他人向其学习,应该在班会、课堂、学生大会等正式、集体场合进行表扬,这样以来,可以号召更多学生向其学习。
其次,应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比如采取先扬后抑的方法,“扬”指的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诸多优点,有些优点是学生并未意识到的。老师指出后,学生会尽可能地发挥这个优点,以做到更好。“抑”是抑制学生的缺点,让学生注意到本身的不足,看到本身和其他人的差距,以自觉地约束和控制本身的言语或者行为。
再次,有根据地、适时地进行赞美。人们总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它不是说教师可以随意地进行赞美。因为人们发现,随便给予赞美,不但无法获得想要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赞美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根据之上。假如学生丧失了正确的方向,教师鼓励学生“好好干”,肯定会让他陷得更深。假如教师劝学生“别太悲观了”,势必会让学生不再迷路。因此教师要慎重地给予学生鼓励或者激励,正确地发挥激励的积极作用,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最后,应该理解和把握同学们的心理特点。如今网络化、信息化社会日益临近,学生的教育管理受到了很大挑战,中职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压力非常之大。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教育、管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持续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体制,管理者、教育者应该抓住恰当的激励时机,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激励方法,持续创新和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中职院校学生充满旺盛的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冯静.中职学生德育评价模式改革初探——基于网络游戏激励模式的启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7):56-59.
[2]陈琦,李慧儿.试论激励机制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8):89-91.
[3]杨少波.浅析“赞美”激励机制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教育版),2016(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