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运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5期   作者:范明雄
[导读]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发展中面临较大困境,学生对于思政知识兴趣不高。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发展中面临较大困境,学生对于思政知识兴趣不高。要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运用思政知识,首先就需让学生意识到中职思政教育与自身学习的关联,提升自身对于课堂教育的兴趣,并积极实践,确保后期的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顺利。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思政教育;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运用

        引言:中职学校是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养的专业学校,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由于思政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因此,需以新媒体环境为基础,积极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并将中职思政教育运用于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保障中职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实践,增强学生对中职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
1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是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学习的关键平台,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有效提升。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意义重大。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可以建设属于自身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以及发展模式、行为规范,可以在管理实践以及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可以体现出学校教育观念,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学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方向,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在发展中的品牌、文化。重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对于思政教育内涵提升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职思政教育的意义,并将思政知识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充分应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1]。
2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缺陷
2.1新媒体认识以及影响力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更加偏向于课堂理论教学,对于教育来说,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其他方面高。中职学生作为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主要推动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缺失是十分严重的,但由于互联网媒体平台信息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许多新媒体迎合大众心理,发表不实信息,通过网络进行炒作,引发讨论及恶意引导社会舆论,因此通过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会随之而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导致校园文化阵地建设难以顺利进行[2]。中职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显然已无法达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教育[3]。
2.2教学方式欠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将社会对人的标准以及规范引导与普及,从而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以及道德标准的实施顺利进行,而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来源于学校所开设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以理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授输出,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乏味。且现阶段的中职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代中职学生的思想不符合,导致中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出现偏差,所学的知识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需注重思政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兴趣,为后期进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提供基础知识储备[4]。
3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运用与研究
3.1加强公共平台运用
互联网社会快速发展,可利用科技技术实施知识搜寻,相关部门可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将校园文化共享到专门网站或是社区。学生可通过搜寻,例如微信、微博等了解文化知识。通过专业平台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理解。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将具有趣味性内容分享到网站,引发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其对于学习乐趣与学习积极性。通过不同社交平台理解到传统文化魅力,明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价值,并对于文化中含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以理解,保障教育事业顺利开展同时,提升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乐趣。例如部分中职院校建立了传统优秀文化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其上面经常会有许多学生分享社会现实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章,在对优秀文化知识普及同时,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到中职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意义,以及其对于自身未来发展重要性,这对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起到一定作用[5]。
3.2创建良好氛围
要想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充分应用,就应创建较为良好且温馨的教育氛围。通过氛围创建,使学生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得到政治教育,并不断促进其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另外,教师应与学校也对学生发展有一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课程应具备大量社会资源,策划合理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教师应对不同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了解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认识与学习进度,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教育。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可选择较为幽默方式教学,激活学生学习乐趣,创建良好氛围,可为学生学习提供基础环境,这对中职思政教学效率提升有一定作用,并对后期的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提供保障,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升的同时,保障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顺利[6]。
3.3重视校园文化阵地的基础建设
中职思政教育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需加强管理,落实思政教育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信快乐、品德高尚为基础目标,使得中职院校学生可以共同成长。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对于校园文化阵地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定时的更新展板内容,使得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更加有效[7]。在展板上可以设置“校园文明‘十提倡’”、“校园文明‘十不准’”、“文明校园标准六个好”、“ 教师风采”等环节,展板内容设置需要体现出校园文化核心。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需重视图书阅览室、广播室、黑板设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可以收集学生对于文化以及思政教育教学的建议。
设置专门的图书阅览室,让学生可以在里面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环境,使得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以及实际意义。广播室也属于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一部分,可以在广播室内宣传好人好事,通过宣传,使得学生可以了解思政提升对于学习的价值,并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对于思政课程教学的认识。通过广播室的创建,起到一定的榜样力量。教师需对班级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诱导教育,积极关注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灵健康,并将较为特殊的案例作为教学的范本,但是需要注意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避免对于部分学生产生负面影响[8]。
3.4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思政教育相关知识以及经验,还应具备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可是现代中职学校的思政教师,由于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兴趣不高,因此,需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做好充足准备。中职学校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就需要一支具有中职文化修养,对于传统文化较为熟悉的专业教育人才,可开展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也可开展专门讲座或是提醒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积极吸纳先进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教学水平。
另外,教师本人还应积极了解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相关内容,例如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具体内容、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与中职思政建设的联系、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新媒体时代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以及平台等,使其对于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理解,并将在具体的建设中进行中职思政知识的应用,并指导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阵地建设,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意义以及价值,在丰富教师经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积极性。


3.5完善教学方式
传统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教师多是使用生硬语言教学,这会产生较多的反感情绪,其语言方式如果运用于新媒体时代的表达,学生可能会更加难以接受这种表达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总结出一套积极的语言方式,可以让学生瞬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基础之下,实施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尽量简练且意义深远。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将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优势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教学内容以及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知识积极探索的欲望,并运用中职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常见的教学方式例如视频、图片、电影等,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3.6重视平台的应用
中职思政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具备灵活性,因而使得中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较低,因此,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利用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现代技术以及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可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来进行推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中展开对热点话题以及时政新闻的讨论,可增强中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而微信平台教育模式的开展,可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现阶段的时代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微信平台的应用,结合教学水平对微信教学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及修整。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建设对于中职思政的教育内容进行实践,间接提升思政教学的效果。通过微信平台的应用,引入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校园阵地建设情况,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可以通过利用学生日常使用的微信、QQ等聊天工具,进行相应的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能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学习的热情及自主性。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有局限性,使中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正教育工作的学习,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从学生的状态进而分析出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利用,达到有效的学习。之后就可以将校园思政教育与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可见,通过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完善,可以为校园文化创建奠定基础。
3.7设置文化走廊
校园文化阵地建设需重视文化走廊的设置。文化走廊中可以涉及到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心愿墙、小制作、剪纸等,首先需要以班级为主体,通过班级里面学生的互相合作,将走廊展板以及教室环境作为基础载体,进而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进而可以创建特色化以及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将班级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出来,使得学生的个性也可以被充分发挥。通过思政教育,创造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班级文化,营造了催人奋进以及人文关怀文化环境以及氛围,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发挥了班级思想政治教学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个性文化走廊设计以及展示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效果增强有很大作用,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的同时,班级荣誉以及凝聚力也得到提升。
文化走廊的设置,可以利用墙壁宣传,可以在教师办公室张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风以及教师岗位职责,在功能室张贴《管理制度》,在教室内部张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言警句》,设置班级图书角,在楼道走廊设置警示标语以及班级招牌、名言警句,在长廊绘制专门的壁画 ,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作品、标语等。通过文化长廊的设置,让学生了解文化阵地建设的作用,并将文化走廊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育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为文化走廊的设置提供思想支撑。
3.8加强安全阵地建设
安全阵地建设是中职学校文化阵地建设的关键,要使得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就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张贴安全提示牌、或是在校门内外侧张贴安全文化宣传牌及报警电话。在教学楼的所有楼层贴上对应侧楼层索引,例如安全警示语、安全出口标示、消防栓提示牌。也可以在内部设施教室、活动室、图书室、功能教室、会议室、医务室、教师办公室,张贴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室内的标语,将管理责任具体的落实到个人或是部门身上,实现管理更加规范,也可以保障学生以及教师的人身安全,通过安全建设以及思政教育知识的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遵守相关管理制度,了解学校关于安全设施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出现的危险。
3.9重视网络舆情的控制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应积极控制不良信息的扩散,控制舆情,这是文化阵地建设的基础,避免不良思想对于学生思想的侵蚀。若是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出现舆情,需积极处理网络舆论,可以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将信息进行加工以及提炼,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提取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的信息,并实施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还应对提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信息进行定量以及定性的分析以及研究,为学校领导决策以及教师教育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
可以将已经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整理,为以后的查询提供便利。对于网络上已经反馈的负面信息进行处理,并疏导部分学生的情绪,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网络管理也包括对于学生的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学生了解到信息选择的重要性,化解舆情对于学生思想的影响,缓解部分中职学生的不良的情绪以及心态,防止由于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生活以及学习造成的伤害。
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下,要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应充分由于中职思政教育内容,并通过安全阵地建设、设置文化走廊、重视平台的应用、教学方式的改善、舆情控制等,保障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应用以及实践,增加学生对中职思政教育内容的认知水平,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阵地在不同环节的建设,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屈维彪. 德育生态化视角下中职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生态系统的创建[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04):98-101.
[2]李霄睿. 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及创新对策%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blems and Innovative Countermeasur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Era"[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 020(006):124-129.
[3]高倩. 高效课堂构建在中职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1).52-53.
[4]熊炼[1]. 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及创新对策[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 000(002):P.200-200.
[5]闫伟华. 谈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 中国培训, 2017, 000(002):P.211-211.
[6]张会群. 关于中职思政教育中微信的运用策略分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1):00119-00119.
[7]王芹. 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 文学教育(中), 2019, 000(008):172-173.
[8]孔晟. 让学生在案例中感悟──浅析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12):224-224.

作者简介:范明雄(1970.5-),男,汉族,广西北海人,大学本科,教师,单位: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新媒体在中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运用与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ZZJG2015A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