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实际推进的过程中,核心素养是课程中非常关键的词汇,也是教育工作在开展中的重要导向。在核心素养的导向性,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应该推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生成,让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全面。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当中,教师也应该站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对教育审视,使得课程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实践与思考
前言:在高中政治课程当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关键的,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助力。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形成爱国精神、道德品质,让学生发展的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将来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拥有更加宽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在课程实践当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课中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趋势下,如何在课程中更好的构建新型关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必要的品质及能力,是教师在课程中应该共同思考和探究的话题[1]。从实质上看,在课程中,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的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是学生在学科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而在政治学科当中则主要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划分,分别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是教师在培养中的四个方向。所以,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高中教师在政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落实好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让教育的开展更加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也能带动学生政治和全面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科的内涵和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让学生在将来可以获取到更加长久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课的实践路径
(一)开展角色扮演,培养政治认同
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育中,在政治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感是其中最为基本的一项,也是学生身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必须要具备的[2]。当学生在具备政治认同感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在发展和成长的道路上作出最好的选择,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强的指向作用。此外,在日常的政治学习当中,政治认同感的树立也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使得学生可以和社会、时代相接轨,使得学生获取到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可以树立正确的意识,得到更加正确的发展。例如,在讲解“政府权利”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促使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生成,达到良好的课程实施效果。如,在课程中,教师应该先为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在后续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土地归属”的问题,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治官员、农民等,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相对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这其中自由的发挥,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行表达。可以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相应的补贴和支持政策。
以此来促使学生本身的政治认同感不断的提升,使得预期的教育目标得到不断的达成。
(二)引入课程辩论,培养理性精神
在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当中,理性精神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主要就是人在改造和认识社会当中的反思思维及行为表现[3]。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学生所在的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学生在不同的观念和文化的冲击下容易丧失理性,做出不正确的判断。所以,高中教师在政治教学的开展中,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可以做出最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等,使得学生真正的做到明辨是非,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贴合实际的生活来为学生设置辩题,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辩题为:“现代社会中,年纪轻轻的我精致穷有错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派出代表开展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对“适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概念形成更加明确的认知。使得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促使学生在理性精神方面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三)结合真实案例,培养法治意识
高中是学生形成法治观念和素养非常重要的时期。所谓的法治意识主要就可以指,对于法律的一种认知和理解,也包含态度及行为。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当中,不断的对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观念进行培养,是教师在课程中应该达成的一项任务,使得学生可以遵法、守法,成为合格的好公民。例如,在讲解“权利行使”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贴近实际生活为学生引入实例——“在2019年XX月XX日,北京法院对某贪污的高官做出有期徒刑三年,罚款30万的处罚。”在例子引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案例说明什么呢?”让学生在思考和阐述的过程中懂得政府权利也是需要监督的,在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使得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无形中得到构建。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公共参与
除了以上几点外,在政治课程的开展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公共事物和社会中去,关心社会生活,和社会更好的接轨。例如,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在条件的允许下带领学生参与到社会中的实践活动中去。如敬老院和孤儿院的帮扶计划、环卫工人体验活动等。使得学生在这其中的社会公共参与能力不断地增强,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当中,不断的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目标吻合。所以,在高中政治课程的实际开展中,教师也应该站在核心素养下对课程进行审视。应该开展角色扮演、引入课程辩论、结合真实案例、联系生活实际等,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程中得到实践。
参考文献:
[1]潘振权.浅析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0(15):103-104.
[2]林华丽.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3):176-178.
[3]潘振权.基于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20(1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