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即承担着增强学生良好身体素质任务,同时又承担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职责,体育教学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现状,寻找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体育教学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体育虽然是中职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成为制约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学校方面
①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在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上与普通高中有所不同,因而反映在体育教学上也应有所不同。然而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职校特色确定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②教学内容缺乏职业特色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跳绳等体育项目,这些内容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在学习。中职学校没有根据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体育教学缺乏职业特色。
③对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很多人认为,中职学校里的体育教学既不影响学生考试成绩,也不会制约学生技能的形成。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和影响,中职学校只对理论性学科较重视,对于体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体育教学设施匮乏。许多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项工作。部分中职学校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导致体育经费投入少,使得原本就匮乏的体育场地器材更是微乎其微,一块场地,几个篮球,几根跳绳成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器材的“标配”。
④体育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
中职学校没能针对学校所设各个专业进行细化,没有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缺乏针对性。很多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与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脱节,不适应在工作、生活中的需要,实用价值不高。
2、教师方面
①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
很多中职学校忽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的认识,认为只要愿意,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体育教师。因而“半路出家”是中职学校大多数体育教师的共同特征,他们迫于教学岗位的安排,不具备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化认识的缺失也是造成体育教学能难以开展的因素之一。甚至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总觉得体育教师有或没有一个样。
此外,对于学校中的师资队伍结构,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监管。以致近些年来,随着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一些学校的教师人数严重不足,专业体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②体育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
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为主。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往往被忽视了。体育教学与职业学校专业特点之间的联系不多,很少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缺少创新。
③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学与传统的英语、语文、数学教学有所区别,主要区别在体育教学的场地在户外,因为体育教学更具有“粗犷性”。同时体育教师由于学科特点,“动”的人多,“写”的人很少,在工作中总觉得自己文化知识单薄,每一次论文评比或课题研究没有体育教师的身影,体育课也比较单一,甚至“放羊式”,给部分文化课老师造成“体育课就是集队——学生自由活动——教师整队下课”、“一块球场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尴尬局面。
④体育教师待遇有待提高
由于教师评价制度的不合理,体育教师每年的考核分都比别人低,轮到自己晋升都被退了下来,他们都成了挣扎在职称评定的最边缘,甚至成了学校的“弃儿”,体育学科经常成了学校“被遗忘的角落”,严重影响体育教师教学的各级性与主动性。
二、针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采取的应对策略
1、转变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主要是就业。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拥有符合专业技术要求的专项身体素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制定。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每个学生都了解体育健身的基本常识,并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进行有选择的锻炼;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锻炼服务等为培养目标。
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去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组织。例如,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编游戏,并由学生在本小组内组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促进学生掌握开展体育活动的方法,达到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更要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优良作风,提高学生对高温、高湿、高寒、辐射、噪音等恶劣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志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地用语言、信号等其它刺激条件进行提示,激发潜能,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提升体育教师素养。
体育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养,因此,加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至关重要。体育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运动技能,还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学校也应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为体育教师的学习交流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黄黎娜.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龙岗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12)
[2]李建东.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科技资讯,2008
[3]吴春香,薛进生.谈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
[4]王芙青.职业学校新课标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5]王政.职业学校体育课教材改革浅议[J].中职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