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探索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5期   作者:张晶
[导读]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中职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职业科目
        摘  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中职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职业科目,在不断的为输送汽车运用维修人才的同时,还积极促进着社会汽车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经过长期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可以得知,在现代中等职业学校中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讨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的一写问题,并对有利于提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策略
        当前,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汽车行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 中等职业学校是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在培养人才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上,现代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其实并不容乐观,在很多教学的环节中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培养高质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进程。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客观的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采取合理手段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目的。
        一、精简教学内容,重视实训教学
        经过对现阶段教育实践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许多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的教学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颠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的时候,即便存在一些需要实践操作的科目,也只是片面没有太多实操价值的简单操作。这直接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甚至形成对立的局面,这从根本上,从教学的出发点上就已经让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的教学走向歧途。
        另一方面,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一门机械科学学科,同时相较于理论科学的专业,它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然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却出现了缺少实用性和专业性的根本性问题。教学的精力全部放在理论上,却完全不重视要落到实处的技能操作教学。搞错了教教学重点,自然无法教育出满需社会需求的人才。
        面对这种情况,要与时俱进,响应新课程教育的改革。要积极开展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教育观念上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要认清请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理论成为辅助实践教学的工具,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整合教学资源,将课程的内容化繁为简,以实际的工作需要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逐渐形成新型的教学体系。
        二、优化教师队伍,改善教学环境
        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教师的质量是根本上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满足教师质量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数量与质量共同构成高质量教学的保障,也就是师资力量。然而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在师资力量的问题上,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首先,随着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政策改革,大大小小规模的扩招使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而相对的,教师数量所占的比例就随之大幅度下降。逐渐失衡的师生比例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教师的缺乏,最直观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的扩招,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的待遇不高,高质量的教师很难聘请的到,而留校学生、企业技术人员等一些教育质量相对不足的人员接手教师的工作,也就直接制约了教师质量。
        同时,很多的中职学校因为资金不足,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也严重短缺,比如专业的模拟车间、科学的机械实验室等,在很多的中职学校完全不具备配置的条件。
        以此,要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质量,就要在教师人才的聘请环节就进行严格的审查。切不可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相反,教师的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反应教师匮乏的问题,在都得到新进教职人员补给的时候,要进行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审查。相应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优秀教师的待遇,并设置优秀教职工的奖励措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以及,也向上级有关部门反应教学资源缺乏的情况,申请帮助与扶持,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的经费投入,丰富多媒体、实验室、模拟车间等必要的教学配置。
        三、激发学习兴趣,完善校企合作
           对中职学校而言,校企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校企合作的质量甚至成为中职学校招生的资质。但是,校企合作的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不同学校合作的不同企业之间水平良莠不齐,合作的企业待遇不好,层次不高,前途并不光明等问题。久而久之,学校将校企合作作为例行公事而不再重视质量,企业也只是想要人才,而不愿意花费任何经历去承担学校人才教育的相应义务。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到企业实习工作的热情。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破坏了人才教育的大环境。
        所以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兴趣何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充足的学习动力无疑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新型的课程,与教育模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的过程变得具有趣味性。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而良好的教学环境又会正反馈给学生的学习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可以和企业进一步交流共享教学资源的问题。学校申请企业的技术支持,让企业的专业人士和先进资源进入校园。这样,培养出的去往企业的学生也就会相应的拥有更出色的实践技术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与企业的共赢。
        结束语 :
        综述,当今阶段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对于汽车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满足。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校方和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优化汽车教育和企业的生态结构。
        参考文献:
        [1]关于现代汽车修理人才培养的分析[J].耿文华.河北农机.2015(06)
        [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初探[A].廖新锋.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
        [3]关于现代汽车修理人才培养的分析[J].耿文华.河北农机.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