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个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本文以助力农村中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站在学校管理层的角度,提出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举措的建议,为解决农村教育扶贫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脱贫攻坚;教学质量;农村
2015年4月1日,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实现教育均等化,保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历史性意义,党中央发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号召,表明我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而作为学校的管理层,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期促进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一、瞄准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学校教学准确定位
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但扶贫工作不会就此结束,‘脱贫不返贫’是留给教育的新课题。习近平强调要注重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因此,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若想在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提高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学校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加强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入贯彻,有效的促进学校教学的不断优化。不仅如此,学校也要认识到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并且努力为学生争取相关利益,尽可能的完善目前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保障学校的教学顺利、高效的进行;老师也应该对学校长期的发展方向有深刻的了解,了解学校的传统文化,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者的重要角色,并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课堂上可以适当的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教学,进行趣味性的教学。
二、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政府、学校要采取“请进来”的措施,学校要提升师资力量最重要的便是教育工作者的引进,从各地区调动部分教师下乡进行教学,保障每个农村中学的师资人员充足,在引进相关教学人员时也要注意,针对性的补充学校缺少课程的师资人员。
另一方面,政府、学校采取“走出去”的方法,为现有老师提供学习机会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我,才能够保障学校内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也能够保障教师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再一方面,除了“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外校的成功经验外,还要立足本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对老师们进行严格管理,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比如,邀请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对新进老师进行爱岗敬业的培训,让他们找准位置,潜心教书、明确方向,树立目标;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近几年高考真题的做题、分析、专题讲座。
三、改进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构建质量保障机制
攻坚阶段的教育脱贫,重点针对贫困地区中学教育体系中的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建设,而教学评估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做好了教师和学生的相关评估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解决,让学校的教学工作不断的优化,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坚持战“疫”战“贫”两不误、两手抓,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脱贫讲话精神,继续加大教育脱贫工作力度,改进教学评估工作,构建质量保障体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教育脱贫攻坚战。
因此,学校要做好教学水平的评估工作,首先要保证考核项目的公平、公正、合理、合法。避免考核项目的局限性、考核内容的极端性和不合理性,要保障从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如男生增设篮球考核,女生增设舞蹈考核,不仅能够更好的促进学校内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也保障了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在评估结果出来后,还要就考核结果,给予相对应的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奖励和表扬,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老师之间也能够更好的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良性的循环,促进彼此不断的成长。
四、构建贫困学生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从长远学生以来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为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供可能。现在教育扶贫已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最需要协调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攻坚克难,为此,学校首先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家长参与扶贫攻坚的氛围,提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的认同感、责任感。与此同时学校应该以多种形式影响家长,召开家长会等等,向家长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造成的重大影响,并且配合学校,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孩子在未来长期的学习道路上能够更加的积极主动,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率;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贫困、改变命运,对其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农村中学学生们课堂注意力,为课堂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五、响应教育脱贫攻坚规划,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十三五”教育脱贫攻坚规划提出,要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管理机制建设,实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农村中学教学质量内部体系中的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在教师方面,学校应该结合相关政策,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利益,让教育工作者劳有所得,国家也应该更多的注重这一方面,只有教师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教育行业中来,从而扩充我国的师资力量,有效的解决农村中学教育中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问题,同时,学校也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让教师们能够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不仅能够有效的保障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十分有利于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学生方面,不仅要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更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张贴相关的标语、班会课、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思想教学,让学生们了解知识的重要性,针对学生也要制定出一定的奖励策略,针对成绩优秀、进步大以及某些特长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通过物质上的奖励让学生们更积极主体的投入到学习中,如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奖金、奖状、口头表扬等,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嘉奖,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保障农村中学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结束语
如今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学校领导应站在脱贫攻坚的战略高度,完善农村中学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做到对学校教学进行精确定位;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构建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提高学生素质,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为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推动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陆汉文,杨永伟.从脱贫攻坚到相对贫困治理:变化与创新[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1-9.
[2]房宏琳.以底线思维方法引领脱贫攻坚[J/OL].黑龙江社会科学:1-4.
[3]云南省委党校课题组,吴传鹏.云南脱贫攻坚中精准培训问题探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22(02):31-35.
[4]杜向民,吴嫚,程小芬.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一体化推进研究[J/OL].长白学刊: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