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5期   作者:赵辉
[导读] 对于高中生来说,生物是比较新颖的一门课程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生物是比较新颖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是对生物领域中的理论、定义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在高中生物中,主要是围绕不同的细胞展开的教学活动,并且是一个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科目,在学习过程中,它涉及了多方面的概念,并且跨度比较大,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通过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进行阐述,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从而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引言
        对于现阶段的高中教育来说,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于课堂教学以及教材内容都有了新的定义,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完善,并且规定了高中教学各门科目的性质和内容框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并且充分的认识到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需要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中,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体验,针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它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是比较偏理论的一门知识,对学生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
        1、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对于高中生物来说,它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教学过程中充斥着不同的概念,并且在记忆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困难,许多词组和概念都不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而且一个概念可能会延伸拓展出不同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发散情况。例如对于细胞来说,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组成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以及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之间的分辨,这些都是高中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物的东西,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另一方面来说,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它包含着太多的定义和理论,也有着大量的二元素构成,包括各种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不同氨基酸的特点,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记忆下来的东西,这就导致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有着一定的乏味性,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大量的理论知识堆积到一起,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有着不利的影响。
        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优势
        2.1思维导图的定义
        对于思维导图来说,它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思维工具,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但是却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它是指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将不同等级的主题关系通过隶属层级图的方法表示出来,从而实现在记忆上的有效连接,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水平,寻找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帮助学生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得到应有的平衡,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节点与概念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呈现放射性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优势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找到复习过程中的规律,并且将新旧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大的结构框架,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还可以简化课堂复习的时间,使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来说有着一定的优势。
        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构建方法
        3.1在教学设计中的构建方法
        对于思维导图来说,它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意义,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来说,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高中生物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教师完成在思维上的整理,更好的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把控,从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教师明确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并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的质量。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凭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将知识点通过单元的方式绘制到一起,明确不同节点之间的有效联系,尤其是针对一些表面看起来没有关系的概念,要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提高思维导图的教学作用。
        3.2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工作,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点记录到笔记中,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学习中的框架结构。实际上,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在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初步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例如,对于分子细胞教学中的种群、组群来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并且完成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移,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3.3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对于高中生物的课后复习来说,采用的方法包括比较复习法、串联复习法以及联想迁移法,在这些不同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始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手段,对于比较复习法来说,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完成在横向以及纵向的比较,例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等,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串联学习法中,学生可以将各个单元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串联到一起,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例如在蛋白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后续的蛋白酶以及新陈代谢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学生中的整体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有着一定的优势,简化了教学过程,突出了教学重点,通过它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子国.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0(07):97-98.
        [2]王建猛.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1):27.
        [3]欧阳文.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赵辉,男(1988.05-),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人,本科,黑龙江省农垦绥化管理局高级中学,中学二级;
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