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识图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为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现代教育中,创新教育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能积极的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从多角度探索问题,并发现规律,验证结论。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机械识图中,教师要以问题导向教学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中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不怕失败、敢提异议、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寻根究底、善于合作的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素养。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法;机械识图;应用
机械制图是中职院校机械相关专业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性质比较专业,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上,依据学生的学情循序渐进,逐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渐能拥有读图与绘图能力。教师要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开展灵活、开放的教学,让学生从三维直观图逐步引入正投影图形的认识阶段,学会读绘图方法,使学生逐步达到学习标准。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全方位的改变教育过程,为学生提供优质成长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问题导向教学法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重视过程,是一种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永远不甘心于踩着别人的脚印去寻找答案,而是在众人都停下脚步的地方依然坚持向前探索,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探究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有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并在学习中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作风与工匠精神,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追求精益求精。要将机械识图与制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与“识读螺纹轴零件图”相关的课程时,教师要运用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模式,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把专业基础课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突出其应用性与实用性,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为专业实践课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意识,并运用情境化、职业化、体验化、项目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识读螺纹轴零件图是机械识图中重要的一节课,同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控操作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计问题情境:实习生小李在某企业做车工,某天小李接到新的生产任务,要加工螺纹轴,材料为45号钢500件。师傅因有事请假,小李领到图纸后,首先必须看懂它。今天我们在实习中也会遇到这种问题,试着看看图纸,并在小组中一起探讨以下问题:1.我们要加工的零件的名称、比例、数量和材料是什么?2.加工该零件我们需要哪些尺寸?3.简单描述零件的实际形状。虚拟情境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体现了所学内容的实际性和职业性。
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围绕问题展开探索,认识知识的本质与规律
在装配机器和加工零件中都离不开图样,技术交流和技术革新也需建立在图样的基础上。图样是根据投影标准原理及相关规定画出的图,能准确表达建筑物、机械、仪器的结构、大小和形状。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因此学习机械识图在知识经济发达的当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机械识图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问题导学是指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学习并发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围绕问题展开探索,并认识到知识的本质与规律。
比如在学习“识读、绘制、标注斜度与锥度”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认识到斜度与锥度符号及图形,并学习锥度图形的标注及画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将难点变为趣点,让学生能轻松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也可让学生观看现代工业加工视频,激发学生动手绘图的欲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完成整个图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让学生能积极展示自我。学贵有疑,只有学生开始质疑,才表明他在思考。运用问题导向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问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含量,提高学习效果。
三、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运用发展性评价提高教学有效性
机械识图要求学生能掌握相关的名词、定义和术语,并能运用正投影理论分析图样,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在机械识图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让学生能勤于观察,敏于发现。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识图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问题导向教学法建立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上,以问题为主线展开,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敢于质疑,积极调查探究,通过实践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开展学习。在机械识图的学习中,也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问,并提出不同性质的问题或不同见解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更具讨论价值的问题。在问题导向教学法中,教师要通过学习设计、践行、反思、提炼,不断优化教学模式。通过环节突破、挖掘深化使教学模式产生实效。比如在学习“识读零件图”相关的课程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对个零件组成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解,运用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典型零件类比法识读零件图。教师要运用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与诊断作用。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使评价内容尽可能客观。教师要避免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水平上,避免将评价局限于对知识理解的程度上。正确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导向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会得到培养。教师要运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行为被充分肯定。学生会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鼓励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识图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让学生能适应受社会的发展需求,并学会积极探索,将积极探索作为终身的习惯。同时,教师在开展机械识图教学时,要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根本出发,通过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静.问题导向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9,(23):256-256.
[2]顾灿飞.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职业,2017,(22):79-80.
[3]马军.对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策略的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05):152-152.
[4]刘善增,李艾民,冯世哲等.增强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4):83-85.
[5]陆峰,魏春雨,高龙飞等.基于项目意识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机械制造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315-319.
[6]赵海霞,宇海英.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5,(0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