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杨海燕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沉淀下来。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沉淀下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健康发展,还能够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本文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入手,探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其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与传承的根本所在,不可割舍。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加强,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够增强。在对少年儿童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培养过程中,最适合的一个课程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规则教育和德育等多方面内容都包含其中。如果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渗透,则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选择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问题。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
(一)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动力源泉
作为主流德育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对于个体而言,其想要在未来取得成功,将人生理想实现,就定然具备“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是动力源泉一般地存在。就以诚实为例,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诚实,每一个小学生从小应具备的精神品质也包含了诚实,只有做到诚实守信,个人才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未来,民族才能够实现繁荣发展。
(二)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一直是信、智、礼、义、仁,在中华民族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由于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现阶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提升道德理念已经成为了其主要教学目的,其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小学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属于重要教学内容,是否能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具体教学质量。
(三)是小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
小学生往往不具备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他们正处于形成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量发挥出来,则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正确的三观形成。

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此时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渗透尤为重要,其事关小学生是否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见,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关键。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巧借问题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教师想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一步可以借助问题来达到目的。在课余的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很自然会遇到一些人际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都是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美德来解决。比如在教授《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会问学生是否会有借同学东西的经历?然后追问借完东西之后是否要按时归还东西;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借东西经历进行分享,最后总结归还东西实际上就是自己讲诚信的表现。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传统美德。
(二)善用榜样养成文化礼仪规范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类精神观念形态、文化思想和道德传承的整合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教师如果想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建议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帮助小学生将文化礼仪规范养成。比如在教授《上课了》这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对一些坐得端正、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表扬,随后让班级内的其他学生对这些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引导他们思考老师为什么会表扬这些学生。大部分小学生都有好胜心,不甘人后,通过榜样的树立可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纷纷向这些优秀榜样学习,对小学生的文化礼仪规范养成非常有利。
(三)活用民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非常重要,其久盛不衰主要是由于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但是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入侵,现代很多小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远不如对圣诞节等节日的了解。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尝试活用民俗,达到对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渗透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目的。
        结语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动力源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还是小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小学教师可采用巧借问题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善用榜样养成文化礼仪规范、活用民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措施,来达到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目的,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程军,姜庆娥.  挖掘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资源[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12)
[2] 张鸿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