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诵读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5期   作者:张光明
[导读] 初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初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古典文化有详细的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对古典诗词的教学也要创新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诗词学习习惯,文章针对古典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
        引言
        初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古典诗词的教学,能够丰富初中生的情感,提高初中生的创造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下面,对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及策略进行探讨。
        1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
        1.1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的诵读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学知识的体验,通过诵读能够不断强化学生对于诗词内容的理解,并在诗词描写的意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诗词体现的文学美、情感美以及格式美,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审美观,建立对文学美的正确认识,发挥古典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在诗词的意境构成中,诗人融入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情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以及自身充沛的情感,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够渐渐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并与诗人产生共鸣。另外,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优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智慧也是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及三观的标杆,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而且对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净化学生的心灵有很大帮助,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1.2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感
        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学功底,强化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语言的学习必须要以大量的文学积累为基础,文学积累来源于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性认识,而古典诗词正是体现这种感性认识的关键部分。将文学积累变为一种语言习惯以后,就会逐渐上升成为一种规律,借助这种规律形成的语言能力就是语感,有了较强的语感之后,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知识环节时就会变得比较轻松。语用能力的提高与诗词反复诵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俗话说熟能生巧,诵读过程是眼、口、耳同时配合的过程,调动的是学生各个感官对诗词的认知。在诵读的过程中,经过大脑记忆体系的控制,会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积累,长期坚持并形成一种良好的语用习惯,因此,通过古典诗词的诵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感。
        2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2.1古典诗词教学的目标较为模糊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古典诗词的目的比较单一,仅仅是让学生记忆背诵,在考试的时候获取诗词默写等相关的分数,这样的教学目标设置让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缺少情感认知,学生没有感悟和体验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也无法体验古典诗词创造的意境。模糊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教师无法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吸引他们参与到语文课堂中。
        2.2语文教师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的时候往往过于教条和僵化,在课堂上只重视学生的字词解释和诗句翻译,没有引导学生朗读诗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品味和感悟。同时,教师对于古典诗词的讲解集中在以讲代读的层面,使得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认知比较僵化,机械地记忆诗词的含义和诗句表达的情感,根本无法进行正确的体验。


        3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3.1加深对古诗词创作背景的学习
        我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表达方式言简意赅,但阐述的内容却极其丰富,渗透的哲理也十分深刻。学生只有对古典诗词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才能感受到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创作背景的学习,对创作背景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再去做诗词内容的钻研,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也更容易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有了情感共鸣以后,无论是理解背诵还是感受诗词情感,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做好对诗词背景的学习,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够有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诗人生平经历、诗词创作的年代背景,以及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通过加深对诗词背景的理解,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含量,还能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2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体味情感,提升认知能力
        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意境美是以往语文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并帮助学生学会发现诗词中蕴含的美。教师要领读学生,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古典诗词,体味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领悟诗词中的意境,从“炼”字着手分析古典诗词内涵,感受写作手法的妙处。例如,教师领读学生感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用法之妙,启发学生在今后写作的过程中加强自我的联想和想象,深入探究每一句诗中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悟诗词中的形式美、建筑美以及音乐美,尤其是古典诗词中工整的对仗。这样,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就能够更准确地领悟形式对仗以及规律的节奏。例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而且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境界,那是对自然存在的一种富有禅意的观照,使学生对于本诗的认知更深刻,印象也更深刻。在古典诗词诵读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能不断优化和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这不仅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3.3开展诗词教研活动
        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古诗词教学的活动,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效、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诗词教学课,达到共同探索的目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古诗词水平,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示范及指导作用。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应保证教师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诗词教学或是开展诗词研究活动,真正落实古典诗词课的实效。此外,学校也可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会以及讲座等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诗词教学还可以有效结合音乐、语文、政治、艺术及历史等其他课程,增加这些科目课堂的灵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反复诵读重难点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背诵以及帮助学生做好日常积累等,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在诗词诵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深刻地理解诗词主旨和内容,并在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产生对古典文学的无限热爱,提升民族自豪感。只有不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升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平.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18(12):30.
[2]胡迎娣.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及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64.
[3]姬小立.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及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5.
[4]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5]许丽华.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新智慧,2018,(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