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有情感的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朗读能力;培养
引言: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积极探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朗读教学得不到重视
现在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在思想上没有将朗读教学重视起来,只是将朗读教学掺杂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而且在课堂中教师只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课文的段落朗读,学生的朗读时间比较少,朗读的内容也比较少,从而阻碍了学生朗读课文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的朗读兴趣不高
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朗读课文兴趣的培养,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积极性不高,无法真正的投入,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只想敷衍的诵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利用多种朗读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朗读的积极性,朗读过程中,学生自主进行朗读,教师无法进行全程的监管,很多学生有着较大的朗读问题,一时之间难以发现,从而阻碍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三)朗读面窄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朗读作业,一般是课文朗读,大都以课本知识为重点内容,缺乏对其他课外文章的拓展,造成学生朗读面窄,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全面的提升。根据课改的新要求,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涉及力求知识面的拓展,朗读内容也一样,除了开发课本内容,对课外内容也要适度的进行拓展,课外内容的拓展可以通过课余时间来实现,也可以在课堂中实现,因此要拓宽学生的朗读面,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纠正学生的发音,完善学生的朗读学习知识体系[1]。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将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重视起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朗读教学,将课堂的实践充分利用起来,并合理安排朗读时间,教师在课堂中要专门设计出朗读课文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学校和相关部门要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调整,给语文课文朗读提供充裕的时间,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另外,更要重视朗读教学过程,从日常教学中提高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首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教师从思想上将朗读教学重视起来,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新的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二)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可以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相对枯燥的课程,学生在实际的狼都中很容易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了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如朗读中渗透游戏、朗读和故事相结合、创设朗读情景等,传统的朗读教学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但是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会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继而产生朗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找春天》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前用广播给学生播放一首短儿歌,儿歌的内容也是找春天,与课程内容相呼应,学生在听完歌曲后,心中会对春天有所向往,脑海中也会出现有关春天的画面,而且儿歌节奏欢快,会让学生投入其中,对朗读课文就会充满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了课程的内容,体会了川春天的美。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故事引入,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进行朗读,获得朗读的感想[2]。
(三)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
传统的朗读教学方法,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朗读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实时掌握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掌握朗读时的节奏,侧重让学生在朗读时注入情感,实现高质量的朗读教学。在课堂中,学生在进行集体朗读时,教师要实时的关注学生的朗读状况,在班级上进行巡视,注意听学生的朗读发音和停顿情况,在学生朗读完成以后,进行简要的评价,对学生读的好的部分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学生读的失误的地方进行更正和鼓励,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以批评变为鼓励。例如,在朗读《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批阅读段落,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教师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的发音和停顿进行纠正。
(二)在朗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
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朗读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多媒体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画面感强烈,声音直观,学生在朗读时结合着画面,朗读会更加富有情感。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前播放课程相关视频,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带着感情的投入到朗读中。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课后朗读作业,通过远程监控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课外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朗读内容,拓宽学生的朗读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的朗读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更要在课本之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衡量小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扩展学生的朗读面,科学利用多媒体,打破实践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实现高质量朗读。
参考文献
[1]桑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9:93+95.
[2]李培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