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情境活跃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尹恒丽
[导读] 当前,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摘要:当前,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需要提高人才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同时也需要关注的培养过程中,整体素质的提升状况。所以本文就初中阶段,道德与法制课堂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提出生活化情景在其中的融入,希望能够真正的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为社会人才培养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
       
        前言: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初中课堂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也需要引入多种多样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之中,找到学习的最佳方式。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和进步。
        一、生活情境的概念
生活的情景教学方法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打造出最具生活化特点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融入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同时也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带入到课堂知识内容中,为学生创造出最佳的知识学习环境,进而在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以此培养出学生学以致用的真正能力。
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情景模式创造,能够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的角度,发现与道德与法治有关的知识内容,也学会利用这一知识解决和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再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二、教师教学遵循的原则
在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模式在建立的过程之中,一方面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内容情境,能够符合道德与法治在初中阶段教学工作整体的目标,保证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与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就是还需要关注课堂教学工作所具有的趣味性特点,保证德育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真正的回归到生活之中,以此利用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情景,提高教学工作的趣味性。
        三、教学工作的开展方法
(一)联系学生日常生活
在实际的教学情景进行创设的过程之中,教师想要真正的结合使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就需要保证所选择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结合使用这样的内容,才能够满足课堂情景教学的代入感,也能够避免出现盲目地带入,导致学生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例如:在讲解与法律有关的知识内容过程之中,教师就可以把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融入到法律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如,在消费的时候,如果购买到假的商品该怎么办?在寄快递的时候,如果快递发生了破损,该怎样维权?快递丢失,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这些情况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遇到和接触到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阶段,教会学生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引导学生能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实现自我保护,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真正能够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所学习知识内容所具有的实践性意义。
(二)采用多种方法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过程之中,除了需要保证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服务于情境设计之外,还需要保证一些教学组织有关的情景,也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达到生活化情境与道德与法制课堂结合的效果和目的。
同时,在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讨论的过程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的对学生的观点有所了解,保证能够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创建起具有竞争优势的课堂至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进行不同小组的划分,以此激发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对学习课堂还将进行创设。

针对难度比较高的知识点,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才能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知识学习的特点,也能够利用丰富的课堂组织环境,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知识的讨论过程之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增强了,课堂组织的整体质量。
(三)创建师生平等交流氛围
    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还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为学生能够构建起,资源平等互动的交流环境和氛围,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小游戏和小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形成一个互动的模式,如,在讲解青春期的烦恼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纸条的形式,匿名写出自己的烦恼,然后收集整理,随机抽取一些学生的烦恼,大家共同讨论这些烦恼该如何解决,。一般情况下,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共性特点,所以在匿名写出烦恼的过程之中,很多问题都是激发起学生共鸣的有效课堂教育问题,经过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够找到众多问题化解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内容进行总结,结合课堂所讲解的重点知识,让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习内容,有着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真正地利用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解决了实际生活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细节之处可以更好的优化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生活化的角色扮演方法
把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除了进行典型的情景创设教学方法之外,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场景的模拟,利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使学生深入到环境之中,进行角色的扮演,利用身临其境之感,体味、尝试和感受不同角色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以及成长经历。例如:在进行法律知识讲解时,教师就可以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法官、原告和被告,基于这样的情况,重点进行讨论,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思想道德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定出特定的场景,如,在公交车内乘车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身份,大家在一辆公交车中就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发展阶段,教师可以设定出固定的情节,让学生进行演绎,也可以没有设定情节,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及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自主的对情景进行设定,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内容,也能够把课堂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由原有的枯燥性文字,转化成一幕幕短小的情景喜剧,以此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相关的知识点,启发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习惯性地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解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中拥有参与性。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侧重于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影响了学生后期的成长和进步。 ,本文就道德与法制课堂在初中校园内部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生活化情境在其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在根本上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进而为学生打造最贴近生活的知识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感受到课堂知识的魅力,提高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黎君.小情境  大趣味——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J].名师在线,2019(30):68-69.
[2]徐惠敏.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培育法治意识中的运用——以《道德与法治》法治模块教学为例[J].知识经济,2019(22):159+161.
[3]文香.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浅议[J].才智,2019(19):144.
[4]张国纲.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71.
[5]李佰东.试论情境教学法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9(17):87.
[6]胡德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9(06):39.
[7]刘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