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单元预习课与传统预习作业的差异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邓 桂 菊
[导读] 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下,预习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摘要: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下,预习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主预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尤为重要。从简单的口头布置,到预习卡,导学案的出现,都印证了预习的重要性。随着“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的出现,单元预习课应运而生,把课前预习搬到了课堂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预习 主题学习 单元预习课

一,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
        语文主题学习,即以单元主题为载体,以教材为基础,科学地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设计不同的课型——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读写结合课,整本书阅读课,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类型的课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其课堂结构流程,师生主体角色侧重等也各不相同,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被动关系。现行部编版新教材都是主题式单元,而单元预习课,则是整个单元主题学习的“前奏”,是语文主题学习的基石。
二,“何为预习”以及“为何预习”
        预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其核心要义是“预先自学”。简单的说就是提前预知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并且要有思考的过程。而学会思考恰恰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要素。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促进语文必备学习技能的形成。另一个方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满堂灌式的教学,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已然不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传统预习任务的布置
        传统教学下的预习,一般是针对单篇课文进行预习,而且基本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在未接触到语文主题学习之前,纵观我的课前预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无意识的口头布置。教学之初,即便知道应该有预习作业,但是布置起来就是一句话,例如:预习第5课。目标不明确,没有具体要求,缺乏指导性。第二阶段,浅意识的书面布置,例如:1,读课文三遍;2,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这样的预习仍然无效,也没有给学生进行示范,没有对预习进行检查和反馈。大部分学生仍然不够重视。第三阶段,利用预习单和微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解决简单的,标注不懂的。直到第三阶段,才感觉到预习有了可操作性。毕竟预习单上有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和要求。围绕着字、词、句、段、篇提出相应的预习基本要求。①字——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难记的汉字抄写几遍,难理解的字查阅字典;②词——画出精彩词语,积累下来,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③句——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在关键语句旁作批注,写出感受、写下疑问;④段——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尝试发现段落的结构特点;⑤篇——根据课文特点,查找课文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阅读相关文章。

[  司徒彩芙.基于导学案的有效预习指导[J].语文月刊,2017(4):65-67.
]类似于这样的预习导学案模式似乎是通用的,但不同课型,不同年段,侧重点不同。
四,单元预习课与传统预习的差异
        第一,现行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前都有一段“预习”文字,从人文主题或语用主题方面给学生提供预习的关注点。所以单元预习课,是以单元的形式进行预习,而非一篇课文。这是与传统预习的最大不同。第二,两种不同形式的预习,都起到了导趣,导学,导读的作用,但又有略微差异。单元预习课围绕单元导读,精准把握预习课的学习目的,内容上也是围绕字,词,句,段,篇展开。主要包括扫清生字新词障碍,对字音,字形的辨析,初识文本,让学生带着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为课堂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可见,在内容把握上,单元预习课与传统的预习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单元预习课还要渗透学习的主要策略。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下的预习课堂,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单元预习课中老师在预习指导上,有扶有放,往往会以一篇课文为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及时归纳,拓展,然后将这种方法自主运用到另外几篇课文中,有疑虑的地方及时做好标注,鼓励学生质疑,大胆分享。而传统预习课只停留在让学生提前学习内容,发现问题,等待解答。第三,除此之外,与传统的课前预习相比,单元预习课的检查反馈是及时的,充分的,把预习真正与课堂教学环节相融合。传统预习方式大多以“出题”方式出现,是单行的,需要教师后期在进行检查反馈。而预习课,则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对话,是双行的,这样的互动答疑更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元预习课是基于语文主题学习应运而生的,而语文主题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海量阅读”,那么单元预习课,对于简单知识的整合尤为重要。如何把握好这些简单的字词句,单元预习课的课程设计,不再是固定的作业模板,而是活生生的语文课堂,是学生与文本,与教师的对话。
五,结语
        综观国内外各种学习理论,无不强调“预习”这一环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而语文主题学习下的单元预习课,更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后教”以“先学”为基石,并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本,除了解疑答惑,更重要的是作为引路人,授人以渔。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课文预习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课文预习习惯, 学生进行课文预习的过程之中需要有明确的课文预习目标,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文预习, 以及需要在课文预习的过程之中要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 严芳.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 (中) , 2015 (04) :97.]传统的预习模式,基于旧教材,在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下,每一篇课文都细细地揣摩,繁琐机械,预习也是尽量面面俱到。
       
参考文献:
1,司徒彩芙.基于导学案的有效预习指导[J].语文月刊,2017(4):65-67.
2,严芳.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 (中) , 2015 (04) :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