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统编五年级语文教材今年在我们学校才正式使用,作为亲历教学现场的一线教师,我在学习使用过程中对写作教材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习作教学要以生活为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习作教学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让学生有法可依”及“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三大教学策略。
【关键词】:培养兴趣 生活素材 课本载体 评价方式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写一手好作文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写作能力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各种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朱作仁教授等学者主张:作文训练应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的写作实践,使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过程。研究并建立作文训练的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需要,是当今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由此可见,习作能力是有层次性和结构性,教师在培养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有序安排能力训练。因此,统编本教材体现了课标要求,系统定位了各学段不同的习作教学目标,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习作教学体系。五年级以习作结构化能力培养为主旨,重在篇章结构化、语言表达结构化的能力训练,使文章结构更合理,是语言表达更能体现写作意图。本册教材共安排8篇习作教学,分别是我的心爱之物;漫画老师;缩写故事;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家乡;介绍一种事物;我想对您说;—即景;推荐一本书。本册写作教材强调一课一得,并增强活动性和指导性。我对本册写作教材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大家共享。
一、本册写作教材的分析和探索
(一)、本册教材编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的说明性文章,是专门的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目的的单元。本单元在编写体例上呈现出“五位一体”的布局:导语点明习作要求:精读课文两篇《太阳》和《松鼠》,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目的让学生学习写作知识和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总结什么是说明文以及说明方法;初试身手将阅读成果转向片段性写作训练:选择一种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将课文《白鹭》改成说明文;习作例文两篇《风向袋的制作》和《鲸》借助批注的方式,让写作知识变得具体和可操作性;习作比其他单元的习作,选材上更具多样性。这种五位一体的板块结构,全部指向写作,以一次完整的写作任务作为最终的达成目标。
(二)、本册教材写作专题的设计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鼓励学生表达自信。每个单元的习作,精选习作话题,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比如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写作话题是“我的心爱之物”,课本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玩具类的小熊、动物类的绿毛龟、生活类的围巾、工艺品类的风铃等打开了学生的选材思路,同时课本还提供四幅充满童趣的插图,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建立素材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写作完成后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再次唤起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写作信心。
(三)、写作教材各专题设计加强了写作指导,降到了写作难度。为了解决学生的不知写什么和怎样写,课本根据不同的习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分步骤具体的指导,基本上都分三步:第一步提示习作内容;第二步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第三部提出与同学相互评价交流,提出修改建议。比如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的指导,第一步提出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指导选材;第二步写写它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点。你是怎样得到的?引导学生回忆时间、地点、事件尤其是印象深刻的情节。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引导学生交代缘由,让学生表达喜爱之情,升华了情感。第三步与同学交流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四)、写作教材各专题的选择力求细分,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过于笼统和拔高。比如本册第四单元 写作题目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本次习作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大胆想象;二是列提纲。这两个要求并不高深,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按照教材要求去做,学生至少能做到一课一得。
(五)、写作教材各单元习作做到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有利于教师操作。写作教材的编写注意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在 “写作指导”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写作的方法。比如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就是从前面的两篇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来完成习作的。
(五),统编教材还安排几处课后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有读课文到学写段落。如学完课文《落花生》后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借物喻人写法,借竹子、梅花、蜜蜂、路灯写写身边默默奉献的人。学完《慈母情深》,由文中我看到母亲繁重的工作后心疼母亲的心酸,写写自己类似“鼻子一酸”的经历,培养学生仿写课文,随处写作记录生活的习惯。
二、习作教学的教学策略
1、习作教学要以生活为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水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尤其是习作教学,习作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的习作源头活水,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体会生活的情趣,才能有话可写。《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2、习作教学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让学生有法可依
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模仿”,模仿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创作的起点。一般来说,作文都要经过由仿到创的过程。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遣词造句精妙,布局谋篇精巧,具有较强的典范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例文、精彩语句、优美片段,逐字推敲,细细分析,抓文本精髓,提炼主题,研究写作方法,让学生模仿创作。(1)精析课文进行仿写。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有意识的把课文当成范文去赏析 从中学习文章的独到之处,逐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在模仿中,学生们尝到了写作的兴趣。
3、 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改变教师传统单一的评价和批改方式,除教师批阅外,还可以让学生批改,采用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交互式批改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年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写作起步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一点,也对他们未来的写作心态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讲评课,让学生找出他人写的好的题目、字词、句子,进行评价。特别是怕写作文和写的不好的学生,要尽量找出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一点写作的精神支柱。另外,每一次作文讲评后,教师还可以选出好的写作张贴在墙报上,或者组织学生向报刊上投稿,以此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写作热情。
总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辛的,这是一条值得我们深思、深寻、深教的道路。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注重阅读和积累,加强写作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边大体.作文批改与讲评尝试.语文教学通讯【A】,2002(5)
2. 荣维东.我国建国以来作文课程内容发展评议. 语文教学通讯【【c】2017(6)
3.余春明.警惕: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分离.语文教学之友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