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统编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教材有了一些优秀的改进。包括从原来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核心目标转变为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把握。另一方面,统编本教材还增加了“三位一体”的课本编排方式。本文从对统编教材的要义出发,对其进行简单的概括和说明。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核心素养 三位一体
引言:统编本的语文教材已经在国内学校里面全面推行,这个版本的教材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对这个教材的核心素养内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将这本教材的教学价值和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出来,让同学们感受到最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避免老式教材中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语文教学的弊端,完成“用语文教儿童”的实践转型。
一、聚焦于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牢固把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统编版语文教材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更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意义,核心素养的内容概括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语文课程言语性的实验结晶,这本教材更加注重运用与创造的培养,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在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课文讲授中, 多音字的教学传统的方法无非是多写多练,而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却不太愿意花心思去探索,而统编课文中,比如在学习“大”字的多音的时候,它分别有大人和大夫两个发音,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会用到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小学生来扮演大人和大夫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都由小学生来对他们的特征就行扮演,扮演大人的同学模仿着自己家长在家中工作的场景,惟妙惟肖,而扮演大夫的则给同学测起了体温,这种角色扮演一方面能够让小学生掌握这两个角色的形象特征,有别于理论上对大人和大夫的介绍,非常的直观生动,小学生很快的就能记住和掌握需要他们掌握的知识。再比如对“长”字的多音的学习,分别是用长大和长度两个词进行区别的,学生在扮演的时候对长大的形容是人站在桌子上,表示自己身高长高了,而长度则用手臂对桌子的长和宽来进行说明。
二、把握双线并进思路
统编版教材应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齐头并进的双线结构,人文主题要求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语文要素指的是小学生对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是语文课程的本性特征,在实际的课程安排过程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语文要素,并通过每个单元的导语以及课后的习题和多种项目,让语文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这体现了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技术进步。
在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讲授中,对生词和生字的教学采用的方式与之前的教学法不同,这节课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朗读能里和兴趣,所以老师然同学们按着座位排序,以此对这篇文章就行了排序接龙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老师强调了朗读的情感色彩和韵律的把握,让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读出一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种朗读中,学生掌握的不仅仅只是几个生字或者生词,还能获得情感上的提升。
三、实践“三位一体”教学
从前的语文教材编写都会有精读和略读两种文章的分类,精读的课文需要学生花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而略读的课文只要求学生把握一两个重点知识就行了,而对于课外阅读的文章,只是让学生以课本某篇文章作为参考进行选择。而统编版的语文教材将课程内容分为叫读课和自读课,并且在此基础上丰富了指导课的内容,形成了科学的三位一体结构。叫读课、自读课以及指导课分别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在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红马的故事》课文讲授中,对于读课文的要求会有分别,有的课文老师让学生自行默读就可以了,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本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当学生读了几遍以后,老师会进行点名,在快读的一遍朗读以后,老师要求将生字的拼音标记标记呼出来,让后让学生再次阅读,这样第二遍就可以读的相对通顺,要求学生结合拼音,多拼读几次。在读完以后,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生字训练。课本后对生字的训练是较为全面的。这种教学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小学生的教学如果只采用一遍是教学,或者是采用单一的重复的教学手段,收到的效果常常不理想,而采用多样性,比如三位一体,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是学习更加生动,效果会有明显的不同。
结束语:
统编版语文教材是为了实现语文课程教学转型而编写的,它侧重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它说包含的核心素养具有深刻的教学价值和育人功能。作为教授语文课程的教师,应该主动积极的领会新编教材的核心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有意识的发挥新版教程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实现新版教材改编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薛法根. 用语文教儿童——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要义[J]. 语文建设,2018(10):12-16.
[2]王明建. 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