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提问题”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积极地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愿意把对新知识的领悟、疑问、创新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提问能力的培养对于发展求异思维,培养个性化学习,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营造宽松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指导质疑问难三个方面对一年级学生自提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 营造 创设 指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行为,更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好问、好表现自己。提问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有所问,问有所出呢?
一、营造宽松氛围,变被动为主动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也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隐性状态转入显性状态,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在学中问,问中学。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当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时,思维特别活跃,积极思考,愿意表达,主动参与。反之则处于被动的地位,消极地坐听。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提问的情绪,创设愉快学习的氛围。同时,一年级的学生自我分析能力差,通常是在别人的评价中定位自我。当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后,学生会自我肯定,自我强化提问行为,下次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提问。反之则会消极甚至排斥提问。
要注意的是,课堂提问不是某些学优生的特权,而是班级所有学生的权力。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制约,课堂提问要做到人人参与,显然有些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分为几组,由学优生担任主持人,组织小组问题的讨论及问题汇总工作。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问题提得好的小组就可以得到奖励,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周评出“小问号博士”。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激发。为了能提出疑问,他们再去读书时,就会千方百计去发现问题,抓住疑点、困惑处。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同时也得到了思考、质疑后的新发现,学习成为了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二、创设问题情境,变无意识为有意识
一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当受到老师的引导和激发时,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会进行无意识地模仿提问行为。一旦脱离这个情境,他们的提问意识也就随之消失。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巧妙地渗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他们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化。久而久之,让学生的提问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1. 悬念式情境
巧妙地创设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产生探索的兴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无拘无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2. 愤悱式情境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说:心里知道,但却表达不出来。在这样一种“愤悱”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如果只是运用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理解和解决问题,他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这时他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因此, 在教学中创设“愤悱”的问题情境能激发思维,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以部编版《大还是小》为例,课文的最后有这样两句话: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这两句话让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角度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希望自己不要长大,还是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在学生的讨论中,让他们明白:虽然不要长大能让自己一直享受着父母的宠爱,可是因为长大能让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更有意义的事情,从中理解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换一条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形成了愤悱的问题情境。
3. 操作式情境
针对一年级学生感性直观、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操作式情境,以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乌鸦喝水》中,乌鸦开始喝不着水,后来把小石子一颗一颗丢进瓶子里,乌鸦就喝着水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用装着水的小瓶口的瓶子和小石子动手做一做。学生直观的观察到了随着小石子不断丢入,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他们马上提出:“为什么小石子丢进去以后,水会升高呢?”“为什么不用大石子,要用小石子呢?”“为什么要一颗一颗地丢?全部一起丢进去行吗?”等问题,这对学习课文内容,独立性思考能力的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指导质疑问难,变会问为善问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要学生善于提问,不是给予和谐的氛围就能做到的。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地培养和渗透。当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后,教师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使他们不但“会问”,更能“善问”。
1.问在课题处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往往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时,让学生知道题目就像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个眼睛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提示他们可以针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一般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方面来提问,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养成见题生疑的习惯,从而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2.问在重点词句处
在初读课文阶段,一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面狭窄的限制,常常遇到很多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当学生通过查字典,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仍然理解不了词句的意思时,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疑问。
例如: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主题的钥匙。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后质疑。果然学生对此生疑,提出了好几个很有思考性的问题:“他想去哪里看看 ?” “为什么他想去看看?” “祖国还有哪些美的地方?” 这些问题就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阅读,不断探究。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再去读文章时,就能较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有训练价值的问题了。
3.问在插图处
插图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它与课文内容一般都有密切的联系。对插图进行仔细地剖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学生去仔细地看、想,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良好的契机。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重对插图的观察和思考,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课文的五幅插图,让学生对比观察,说图意。在交流中,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如果重新选择,小猴子会怎么做?”……抓住插图上的变化,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讨论。在之后的学文过程中,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心中始终有着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习就是在问中思考,从问中获得。培养一年级学生自提问题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性思考,学会自主学习。让我们的孩子乘着“问”之船,驶向广阔浩瀚的知识海洋!
参考文献
【1】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丁家永编著,《现代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
【3】高玉祥,《认知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