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理念中重要概念,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拓展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推动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培养方法;应用与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中不断强调,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科学数学观,也要培养小学生应用意识,为学生日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一、明确本质,界定概念
在数学学科中,数学应用意识即学生自主应用数学知识,从数学角度出发,并利用数学思维寻找问题解决措施,进而探索数学领域知识应用价值的意识。在应用意识的含义中存在两种含义:首先,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数学概念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另一方面指,认识到生活中蕴意这大量的数学问题,进而利用数学抽象、数学建模、运算等数学能力解决问题。数学应用意识与数学应用能力而在存在一定的差异,简单而言如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拥有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意识先行能力后续,二者相辅相成,进而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促使学生从数学角度出发,利用数学知识、思想等方式,解决生活中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策略
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应用意识的核心因素,进而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应用意识,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推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1.利用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发现关联,进而形成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且表现形式也在生活,数学教师应积极利用生活元素,启发学生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内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但据笔者不完整统计,现阶段我国小学基础教育中,数学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成绩,从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间的关联,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此外,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关联是小学阶段培养应用意识的核心因素,如小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生活无关,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如学生透过教学发现生活,获取相应关联,感知生活中数学知识存在,进而引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三年级《位置与方向(一)》一课中,教师就可应用生活方式,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黑板将学校与周围的建筑绘画,以“学校”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式进行标记。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分辨这四个方法,进而应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与东之间的位置是什么方向吗?”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那你们知道其余三个位置使什么方向吗?”“哪位同学可以讲一下呢?”通过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空间观念。进而引发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关联,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思维保持活跃,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因此,利用生活元素启发学生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并启发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方向的感知,进而提升学生在学生中辨别方向应用数学意识。
2.利用引导性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前,应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围绕学生思考方向,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即目的主要通过引导性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进而提升学生应用意识。在学生通过引导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时,心理会产生如收获“宝藏”一样开心,有效地培养学生有效主观能动性,进而利用引导,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意识,推动数学核心素养加快形成。此外,在设计引导性教学问题时,教师应明确两点,首先,问题设计不要过于简单,较为简单的教学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导致学生认为数学知识较为简单,导致学生形成不良学习心理,进而在解决问题时应用数学知识意识较为薄弱;其次,问题内容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如教师问题过于抽象,只会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进而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失去应用数学意识的兴趣。的因此,合理的引导性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确保学生在思考中得到相应的引导。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教师可利用教具,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过关观察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嘛?”引导学生对单面进行测量,进而引导学生长方体中对立面相同,并根据此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讲解生活中存在的长方体,引发学生将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结合,为日后应用数学知识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可以有效地加快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生活中数学感知能力,进而实现应用数学知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陈文明.贴近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2(34).